摘要:比如,齊衡和沈國舅的第二任妻子,申氏和張氏。與申氏不同,沈國舅的正室妻子張氏,將門獨女,且是老來得女,父母親對她愛得不得了。

作者:媽小咪
插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圖
不得不說,古代家庭題材劇中,《知否》真的是值得一刷再刷。
劇中,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婚姻觀念,或是爲人處事,都值得我們推敲和學習。
除了盛明蘭、顧廷燁等這些主角的成長外,就連配角的人設,也讓人忍俊不禁,值得一看。
比如,齊衡和沈國舅的第二任妻子,申氏和張氏。
兩個爲了家族、國家而嫁入夫家的女人,他們的身份和年代,這樣的事情雖然比較常見,但她倆卻偏偏遇到兩個深情的男人,對前任戀戀不捨。
無疑讓她們“先婚後愛”的戰役雪上加霜。
這兩個女人,一個溫婉,一個霸氣,卻在婚姻中獲得了男人的愛與尊重。
01 以退爲進,靜觀其變
申氏嫁給齊衡時的情形是這樣的:
那時,齊衡的前妻去世後。而他心裏想的始終是明蘭。不過,不能就這樣不明不白的去娶,要考個上等功名,作爲禮物再站在明蘭面前。
好不容易考上功名,母親平寧郡主也同意替他去盛家提親。不成想,顧廷燁已經捷足先登,氣得他大病一場。
起來之後,他便形同槁木,看到父母想爲自己議親,便主動說:“父親母親若是覺得有必要,就看着辦吧。”
就這樣,申氏嫁進來。
在當時信息不發達的環境下,國公府把一切信息封得嚴嚴實實,申氏很難了解到齊衡的前世今生,是在齊家過了好久,感覺齊衡始終冷冷淡淡,才拖女使去打聽,這才從中瞭解一二。
婚前無愛,婚後丈夫心裏裝着他人。註定申氏在齊衡面前,倍受冷落,正如她的丫鬟所說,姑爺對小姐相敬如賓。
在常人看來,相敬如賓是好夫妻的一種。但她明白,真正的好夫妻不是這樣的。她百般體貼,齊衡沒有任何回應,反而借查逆黨一個月不回家。這樣的相敬如賓,絲毫沒有夫妻間的親密,反而像對外人一般客客氣氣。
在瞭解了齊衡與明蘭的事,又無意中發現了他們兩的定情信物時,她稍微愣了一下,便清楚的判定:過去再好,已然是過去。他的愛人已經嫁作他人婦,他們的愛情最終也不會善終。那麼,與過去爭,不如把握現在,自己纔是他名正言順的妻子。
申氏征服齊衡的方法,基本可以總結爲:靜觀其變,以退爲進。
首先,她繼續恪盡職守,做懂事溫柔的妻子。與此同時,抓住不經意的機會,在閒淡時局時,向齊衡試探,明蘭在他心目的地位,當她得到回答是“朝堂上的爭論,不管女眷什麼事。官家就算生氣,也只是生顧廷燁一個人的氣”,齊衡之心,路人皆之。
申氏的這一步,叫知已知彼。瞭解情敵在丈夫心目中的地位,才能決定下一步怎麼走。
第二步,她借明蘭搬新府的機會,特意與明蘭面對面閒聊,又看似無意地,嚮明蘭透露了“齊衡心中仍然有她”的事。
在這一步中,她其實有兩個意圖,一來可以瞭解對手的級別,看看對手是否心裏也不曾放下初戀;二來,如何對手已經放下,就可以借對方之手,讓齊衡死心。
果然,一切都在她的步步爲營之中。聰慧的明蘭得知齊衡的心思,當天就與他進行了面談,讓他珍惜眼前人。
最後一步,就是以退爲進。
明蘭生孩子時,澄園大火,齊衡心如貓抓似的要去救火,卻被母親攔着不讓去。
彼時,申氏等的機會也來了。她挺身而出,給齊衡打掩護,幫助齊衡完成去救前任的心願。
那一刻,從齊衡看他的眼神中,就已經明瞭,兩個人有戲了。
試想一下,從未對一個女人透露過自己的想法,這個女人卻能善解人意的識破,並願意全力配合。這樣的事,既便齊衡不愛上申氏,也會對她感激不盡。
果然,從澄園出來之後,齊衡帶申氏去喫好喫的。兩個人開始喫在一起,愛也就慢慢升溫了。
女子本弱,男子爲剛。以柔克剛,是自古以來的真理。
一個善溫柔、知進退、懂退讓的女人,無論嫁給任何人,她都有自己的主見、分寸和方法。
02 花朵盛開,蝴蝶自來
與申氏不同,沈國舅的正室妻子張氏,將門獨女,且是老來得女,父母親對她愛得不得了。
在那個年代,就算沒有娶她,將軍夫妻也願意把女兒養在身邊一輩子,可想而知,她的地位如何。
可是,皇帝作媒,將張氏許配給自己的親舅弟,當國舅夫人,將軍哪怕權傾朝野,也要給皇帝一個面子。
偏沈國舅也是個“深情種”。前妻因救自己的姐姐,也就是當今皇后而喪生,一邊是對妻子的深情厚義和感恩戴德,一邊是朝廷發展的大計,以他國舅的身份,爲了朝廷犧牲自己的感情,太正常不過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張氏嫁給了沈國舅。
不料,沈國舅爲了報答前妻,保住前妻的家族地位,愛屋及屋的娶了前妻的妹妹。不成想,這個妹妹生性跋扈,以爲有姐姐的貢獻,就可以無法無天。
在家裏各種欺辱張氏,竟然當着衆多官眷的面,羞辱張氏。這讓張氏很下不來臺面,丟了個大人,躲在家裏不願見人,自怨自艾。
後來,明蘭去勸說,告訴她,無論再怎麼苦,活着有一口,就要努力向前。
和明蘭成了朋友後,在馬球場上,她和明蘭一起,策馬奔騰,英姿颯爽,紮紮實實的吸引了沈國舅的注意力。
在明蘭和顧廷燁的撮合下,兩人還在那次馬球會上,打敗了戰無不勝的顧廷燁和明蘭夫婦。
看着他們兩在馬球場上的配合,不禁想起一句話:“我若盛開,蝴蝶自來。”
女人在面對不喜歡自己的男人時,若是上杆子去追,或許能夠追上,但容易得到的,總會讓人失去珍惜的慾望。
只有讓男人看到你的優點,纔會有機會讓他心動。
縱觀那些嫁給愛情的女人,高圓圓嫁給趙又廷,兩人雖然很少出現在公衆視野裏,但夫妻恩愛是美名在外的;梅根嫁給英國的哈里王子,一向放蕩不羈的哈里王子化身“護妻狂魔”,對妻子百依百順,甚至打破了英國王室多項傳統。
她們身上都有一個共同點:愛情來不來,誰也控制不了,但獨立積極、不抱怨不嬌縱的自己,卻是可以自己決定的。
綻放的花朵,總能引來路人的駐足。
03男人的愧疚,是女人最有力的武器
總的來講,齊衡和沈國舅都是明禮懂事、正直善良的男人,卻偏偏生一副多情的性子,住進他們心裏的人,就很難被人拿走。
但這樣的男人,多數心軟。他們不怕你強勢撒潑,卻無力招架最溫柔的“刀劍”。
當申氏在婆婆面前,幫齊衡打“馬虎眼”時,齊衡心底裏的憐意,就被她喚醒了。
如果說之前同意結婚,是爲了家族和父母着想,那麼,當申氏幫他圓夢起,他就欠了申氏一個人情,再加上,他深知,自己娶了她,心裏想着別人,本就是不對的。
一個人情,一個愧疚,調和在一起,再配上申氏的進退得體,聰明如雪,和他一起,幫助明蘭渡過難關,解救顧廷燁,更是讓齊衡對他另眼相看。
一個穩重冷靜、賢惠持家、孝順公婆、大度體貼,且聰明機智的女人,試問,有幾個男人能招架得住。
張氏讓沈國舅真正另眼相看,是張氏生孩子差點難產時,沈國舅便真正開始把她放在心上。
受到巨大傷害的張氏,後來又不計前嫌的,帶着孩子從孃家回到沈府,彼時,沈國舅對張氏便只能是用一輩子來償還了。
因爲張氏的大度,緩解了皇帝和皇后的壓力,也讓自己的整個家族得到了喘息。
恩情和愧疚,沈國舅這樣重情重義的男人,哪裏逃。
這兩個對前任情深義重的男人,之所有打開心菲,接受新歡,靠的就是“愧疚感”的刺激。
所謂的“愧疚感”,就是當一個人覺得自己對不起另一個人的時候所產生的感覺。
這種感覺,利用是好,便會在感情上事半功倍。
“愧疚感”時刻在提醒着他們:你是先對不起這個女人的,你一輩子都欠着這個女人,在無形中,增加了男女相處的機會,感情便在慢慢的相處中,加熱升溫。
04女人的溫柔和度量,纔是婚姻中的潤滑劑
屠格涅夫說:“假如能有一個女人,在一個地方關心着我,等着我歸去喫飯,我將會放棄我所擁有的天賦及我一切的著作。”
溫婉細膩,柔韌堅強,是上天賜給女人最好的“武器”。
溫柔,是不急不躁的淡定。度量,是讓自己走出執念。
事實上,像張氏和申氏這樣的情況,在現實生活也有許多相似的婚姻。
諸如:隨着時光的流逝,夫妻關係越來越淡,每天要麼橫眉冷對,要麼三天小吵、五天大吵。
其實,無論任何時候,考驗女人的,始終是選擇和承擔的能力。
正如張大娘子和申氏,遇到這樣兩個男人,明知是好人,卻心中沒有她。
在她們面前,只有兩條路:要麼一條道走到黑,在無愛的婚姻前行;要麼分道揚鑣,你愛多少前任,是你的自由。
選擇後者,自然是有魄力、果敢,敢於把握自己路。
但多數會選擇前者。
在前者裏,也有兩條路:一種是睚眥必報,你對我不任,我定對你不義,你不讓我好過,我也不會讓你好過;二種是即來之,則安之,人是感情動物,總需要感情的滋潤。
選擇前者,結果如何,不得而知。
選擇後者,看上去是對男人的忍耐,實則是自己的修行。
改變不了過去,但可以把握現在。
改變不了別人,但可以將自己的生活過得活色生香。
到最後,最壞也就是在男女感情上得不到豐沛的感受,但是,卻能在一次次自我體悟中,漸漸成長,認清他人,也悅納自己,這纔是一個女人最應該做的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