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商鞅变法分割宗族为小家庭、秦始皇统一中华、司马迁著史记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氏逐渐成了新的姓,后来人大都姓在前名在后,辅以字、号、官职、爵位等等形成了2000多年统一的称呼体系。春秋男子名字一种叫法“字+名”,类似的还有孔子父亲叔梁纥,字叔梁,名纥。

春秋战国时期,诸国并立、百家争鸣,氏中华文化第一次大繁荣时期。度这个时期的历史记载,常常迷糊,为什么他们的名字这么奇怪?今天杨老师给你讲讲先秦人的名字怎么读。

南子,论语里的著名美女,宋国诸侯之女,嫁给卫灵公。“南”有可能是名字,也有可能代表宋国方位。南子的姓“子”,是商朝和宋国公室之姓。先秦人姓的主要功能是“别婚姻”,防止同姓通婚。类似的名字还有息妫、夏姬、孟嬴、褒姒等等。

春秋战国人的名字这么叫!你以前可能叫错了

孔父嘉。宋国大臣。名嘉,字孔父。春秋男子名字一种叫法“字+名”,类似的还有孔子父亲叔梁纥,字叔梁,名纥。秦国大将孟明视,字孟明,名视。孔父嘉被太宰华督杀死夺妻,后人流亡到鲁国,才有了孔子。

春秋战国人的名字这么叫!你以前可能叫错了

图片描述

商鞅,著名改革家,也可以叫卫鞅,公孙鞅。商鞅是卫国公室子孙,以国号为氏,就是卫鞅,以身份地位为氏就是公孙鞅。秦孝公封商鞅为商君,后人多以封地为氏,就是商鞅。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白公胜——伍子胥逃亡所携的太子建遗孤,后封地在白,称白公胜,后人有白起,白居易等。季孙斯——鲁国“三桓”之一。

春秋战国人的名字这么叫!你以前可能叫错了

从这里大家看到,先秦女子的姓很重要,一定要

先名后姓。先秦男子的氏(很多氏由祖先的封号、封地、字演变而来)很重要,一定要先称氏,后称名。

春秋战国的各种影视剧强行改变当时人的命名方式,弄起了很多笑话。比如屈原,姓芈、氏屈、名平、字原,称屈原表尊敬,称屈平也可以,称芈原就不伦不类了。难不成伍子胥也要交芈子胥吗?樗里疾,姓嬴,氏樗里,名疾,称樗里疾,尊称樗里子,未分封前称公子疾,自始至终交嬴疾太草率。

随着商鞅变法分割宗族为小家庭、秦始皇统一中华、司马迁著史记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氏逐渐成了新的姓,后来人大都姓在前名在后,辅以字、号、官职、爵位等等形成了2000多年统一的称呼体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