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過,目前來看,摺疊屏手機可能難以擔當重任,如果不解決因爲屏幕摺疊帶來的一系列手機故障問題,以及價格不能降低到萬元以下,摺疊屏手機將不會成爲主流,甚至面臨曇花一現的命運。在我看來,摺疊屏手機本質上還是延續全面屏手機的思維,希望通過儘可能的擴大屏幕尺寸來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

繼全面屏手機之後,摺疊屏手機成爲智能手機市場炙手可熱的新物種。不過,相比全面屏轟轟烈烈的普及趨勢,摺疊屏如果在智能手機市場普及可能面臨困難重重。

摺疊屏手機普及困難重重

就在4月23日,三星公司正式宣佈推遲了其首款摺疊屏手機Galaxy Fold原定於4月26日開始的全球發售計劃。起因是,媒體在對Galaxy Fold評測使用過程中,問題頻出,遭到不少記者吐槽,甚至一些人抱怨,手機使用一兩天就出現閃屏、斷屏、黑屏、屏幕凸起等問題。有些記者將手機故障視頻上傳到社交媒體,稱其是又一款存在嚴重設計缺陷的產品。

幾乎在同一時間發佈的華爲Mate X,其屏幕能否經得起考驗也就成爲了一個疑問。在MWC 2019上,華爲發佈了Mate X,但是在現場,樣機則是被封存在一些透明玻璃櫃子裏展示,絕大多數記者都沒有親身體驗的機會。但是一些外媒在拿到了樣機進行評測時,對於屏幕的可靠性問題也有一點質疑。

比如GSMArena就是表示,雖然直視屏幕摺痕幾乎不可見,但是如果斜對陽光還是會看到一定凸起。同時,華爲Mate X的外折屏方案在屏幕保護上會存在一些麻煩,大家都擔心外折屏幕容易在放入口袋或其他情況被劃傷。同時目前的鉸鏈結構也不能防水。

這意味着,摺疊屏可能在技術方面還未真正完全成熟,特別是在三星Galaxy Fold在評測試用過程中,接連爆出故障問題後,即使隨後能夠上市,消費者購買時也會更加慎重。這不得不說是對摺疊屏手機的沉重打擊。

另一方面,摺疊屏手機高昂的價格更是拒人千里之外。不管是Galaxy Fold還是華爲Mate X,售價都相當高昂,前者的起售價爲1980美元,摺合人民幣約13300元,華爲Mate X則爲2299歐元,摺合人民幣約17330元。

事實上,在此之前,除了一些特別定製版之外,售價最貴的莫過於iPhoneX,2017年發佈的新iPhoneX起售價高達8399元,最高的售價超過萬元。然而,上市之後,銷量卻不盡如意,連累蘋果股價。直到2019年,蘋果大幅度降價,iPhoneX起售價下降到6000元以下,才帶動iPhoneX銷量暴漲。這證明,人們目前普遍能夠接受的智能手機售價在萬元以下,甚至超過8000元都會降低用戶的購買慾望。

可以預見,超過萬元的摺疊屏手機大大超過人們的實際購買能力,因此如果價格不能夠降下來,產品註定難以暢銷。

摺疊屏手機沒有未來

還有很多人認爲,儘管現階段摺疊屏手機還不太成熟,但其一定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事實真的如此嗎?

在我看來,摺疊屏手機可能並不能代表未來智能手機發展的方向,理由有兩個:

第一,爲創新而創新,人們對摺疊屏沒有需求

在我看來,摺疊屏手機本質上還是延續全面屏手機的思維,希望通過儘可能的擴大屏幕尺寸來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

但實際上,採用可摺疊屏幕對於用戶體驗提升的幫助可能並不大。在智能手機的使用場景上,大屏體驗更佳的無疑是追劇、遊戲等,而如果人們追求更大屏幕,大可直接用價格更低的平板。而如果處理工作,一般性的事務現在的手機完全可以解決,而一些專業性的工作則配置更高的筆記本更合適。

所以,這也是更大屏幕手機未能夠流行的原因,而並不是便攜性的原因。而不論是拍照,還是打電話,抑或是打遊戲,現階段都沒有直板手機更便捷的了。

第二,擴展屏幕並不是用戶真正痛點。

在手機發展的歷史上,出現過滑蓋手機、翻蓋手機,但最終智能手機的形態基本固定爲直板,滑蓋基本消失,翻蓋手機成爲小衆,而可摺疊屏本質上還是翻蓋思維,不同的是擴展了屏幕,可以做到更輕薄。

但總的來說,可摺疊屏手機並不能實質性的提升人們的使用體驗,最終吸引用戶的可能更多的是新鮮、時尚、獵奇等這些元素,並不是因爲產品真的有多麼革命性的進步。

實際上,當前智能手機最大的痛點其實是電池續航能力,這個其實才是真正影響用戶體驗的首要需要突破的,以至於出現了共享充電寶這樣的創業項目。

其次,用戶對於智能手機的痛點還有屏幕太易碎。這導致用戶需要貼鋼化膜、買手機殼來進行保護,這使得再好看精美和個性化的手機都沒展示的機會。

除此之外,手機發熱、卡頓、怕冷等一系列的問題,都影響着人們使用手機的體驗。相較而言,更大屏幕的痛點需求雖然有,其實並不強烈。

智能手機廠商爲何強行押注摺疊屏?

事實上,智能手機廠商們心裏可能也都清楚,摺疊屏只能是一種過度方案,並不是解決智能手機屏幕擴展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哪爲什麼現階段還要押注摺疊屏呢?分析來看,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炫技。現階段,由於智能手機產品同質化太嚴重,技術創新又面臨着天花板困境,手機產業從前幾年的消費升級,又重新回到了強調性價比的老路上,行業間殘酷的白刃戰更使得中小廠商紛紛倒閉。而這時,大廠們則希望能夠率先推出革命性的產品,收割第一波的技術升級紅利。而摺疊屏雖然並不是革命性的技術,但是畢竟是一個具有新鮮感的技術,一旦搶佔爲首家推出摺疊屏手機的廠商位置,則能夠爲自己樹立行業領先者的企業形象。

其次則是爲了賣出更高的產品溢價。新技術新功能的推出,除了有助於提升用戶更換手機的意願之外,更將帶動產品售價的提升,而越高的產品售價也就意味着更高的利潤。而一旦產生巨大的利潤才能夠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到技術研發當中,從而爲未來儲備更新的技術,這是一個良性循環,也是智能手機廠商擺脫同質化競爭的唯一出路。

不過,目前來看,摺疊屏手機可能難以擔當重任,如果不解決因爲屏幕摺疊帶來的一系列手機故障問題,以及價格不能降低到萬元以下,摺疊屏手機將不會成爲主流,甚至面臨曇花一現的命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