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是個長壽的皇帝,他前半生飽經戰亂流離之苦,經常擔驚受怕,可是卻能活到八十歲才駕崩,之所以如此,除了宋高宗本身的身體素質很好,以及皇家的供養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有醫術高明的御醫,細心地爲宋高宗診治調理身體,才達到了長壽的效果。

宋高宗的御醫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一個御醫名叫王繼先。王繼先是開封人士,祖上就是醫生,自幼習得一身高明醫術,是當時的名醫。不過史料記載,王繼先雖然醫術高明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人,他“奸黠善佞”,貪財好色,很多大臣都很討厭他,但是卻不敢得罪他,因爲他醫術確實太厲害,宋高宗離不開他。

宋朝學者葉紹翁在其著作《四朝聞見錄》中記載了王繼先給宋高宗治病的兩則典故,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王繼先在醫術上的確有獨到高明之處。話說有一次宋高宗要到郊外去進獻祭拜天地的典禮,但是在舉行典禮的前兩天,宋高宗的頭頂上突然長了一個瘤子。這個瘤子雖然不是特別大,但是一碰就疼,宋高宗因此無法帶冠冕,可是行禮的時候冠冕是必須要戴在頭上的,否則就是不成體統。

宋高宗爲此很憂慮,他下旨召集天下名醫爲自己治療頭頂的瘤子。王繼先看到聖旨後,主動來到宋高宗跟前,說自己可以爲宋高宗診治。宋高宗大喜,將王繼先召進皇宮。王繼先看了宋高宗頭頂的瘤子,笑着說了一句話:“聖上你不必擔心,明天這個瘤子就會痊癒。”說完王繼先開了一副藥,第二天瘤子居然轉移到了宋高宗的肩膀上, 不久久徹底消失不見了,宋高宗順利地戴上冠冕,祭拜了天地。

還有一年夏天,宋高宗得了拉肚子的病,渾身無力,於是召王繼先診治。王繼先到了之後,並沒有着急爲宋高宗治病,而是對宋高宗要求說:“陛下,臣來得匆忙,走得非常渴,希望陛下賞賜臣一塊西瓜喫,等臣喫完西瓜解渴之後,再靜下心來慢慢地爲陛下診治。”宋高宗聽了馬上下旨讓人取來西瓜,給王繼先喫。王繼先拿過西瓜,美滋滋地喫了一大塊,看得宋高宗都眼饞了。宋高宗忍不住問王繼先:“朕能喫兩塊西瓜嗎?”

王繼先一聽立馬停止喫西瓜,對宋高宗解釋說:“請陛下贖罪,微臣之所以要求喫西瓜,就是爲了勾起陛下喫西瓜的食慾,讓陛下也喫西瓜來治病。”宋高宗一聽就拿起一塊西瓜喫了下去,喫完感覺非常舒服,拉肚子很快就好了。不過宋高宗很疑惑,不知道爲何喫西瓜能治拉肚子。王繼先解釋說:“上所患中暑,故瀉,瓜亦能消暑爾。”宋高宗這才知道王繼先是個神醫,從此對王繼先大加賞賜,非常信賴。

王繼先由於得到宋高宗的寵信,被提拔爲華州觀察使,奉寧軍承宣使等官職,成了當時的大紅人,不僅韓世忠岳飛等人不敢得罪他,就連秦檜也主動巴結王繼先,秦檜竟然讓妻子王氏認了王繼先做哥哥,從而狼狽爲奸,沆瀣一氣。王繼先本來就是個小人,如今有權有勢,依仗着宋高宗的寵信,他招權納賄,大修宅邸,強納民女,胡作非爲,數十年之間無人敢和他作對。(繼先遭遇冠絕人臣,諸大帥承順下風,莫敢少忤,其權勢與秦檜埒。檜使其夫人詣之,敘拜兄弟,表裏引援。)

不過後來由於王繼先得罪了太多的大臣,又慫恿宋高宗殺掉抗金名將劉錡,終於讓宋高宗對他反感起來,最終宋高宗失去了對王繼先的信任,將王繼先免去職務,發配到福州居住,王繼先從此一蹶不振,在宋孝宗年間病死於福州。王繼先被貶到福州之後,一個叫做王涇的御醫代替了王繼先的位置。王涇的醫術也不錯,但是爲人比較粗心大意,下藥很猛,不太注意分寸。當時宋高宗已經退位做了太上皇很久了,當宋高宗八十歲那年,宋高宗的脾臟得了毛病,宋高宗自然要讓王涇來診治。結果王涇粗心,錯誤地開了一副瀉藥,宋高宗服用之後非常痛苦,不久就進入彌留狀態,最終因此而駕崩。

其實宋高宗身體素質很好,如果讓細心的王繼先爲他治病,本來是可以活得更長壽一點的,可是王涇的粗心害死了宋高宗。宋高宗駕崩後,宋孝宗大怒,想要把開錯藥的王涇砍頭示衆,這時宋高宗的妻子吳太后勸阻宋孝宗說:“如果你殺了他,那麼以後的御醫就不敢爲皇家開藥了。”宋孝宗這纔沒有殺掉王涇,而是命人用木杖敲打王涇的脊背,趕出皇宮。王涇很聰明,他捱打之前,懷裏揣着塗滿藥膏的金箔,被打之後,將金箔貼在背上,背上的傷口很快就痊癒了,後來在杭州繼續做醫生。王涇給宋高宗開錯藥導致宋高宗駕崩,而給自己治傷則藥到病除,不由得讓人懷疑他可能是故意開錯藥,害死宋高宗的。

參考資料:《宋人軼事彙編》 《四朝聞見錄》《宋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