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在教育他人,人人都在接受教育。

学生时,我们接受教育;为人父母时,我们教育子女。

成年之后还需要学习吗,学什么?不妨一读

胸怀高远

人的一生分为不同的成长阶段,就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与策略:

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

如果成人不去养德,那么成年之后我们应该培养些什么呢?还是说成年了,学习的任务完成了。我们就不用再费心学习了,只管工作与生活,只管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用。或者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活到老学到老”。这才是人活着的意义。而且与吃喝玩乐等也并不冲突。但是首先要搞明白我们要学什么?怎么学?意义是什么?

成年之后还需要学习吗,学什么?不妨一读

活到老学到老

成年之后,学校式的教育不会再有,那我们还怎么学呢?搞不清楚学什么、怎么学,“活到老学到老”就是一句空话。

未来的世界将是人类与机器共存共荣的时代。机器的核心就是计算机,计算机已经逐渐走向人工智能的方向。计算机更新换代的速度也远远超过了个人学习成长的速度。人类自身的学习成长的速度必须提速、提质,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人与计算机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计算机分为硬件与软件,软件又分为操作系统与应用系统,应用系统即是各种应用程序、用户软件。

成年之后还需要学习吗,学什么?不妨一读

人机共存

人的肉体就好比计算机的硬件,人的知识、思想、行为、习惯就好比计算机的软件。

成年之前,在家庭、学校里构建的知识体系,就好比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进入社会以后所获得的各种经验与技能,就好比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

但是计算机的软硬件都有人类在不断的、时时的进行更新、升级和维护。而人的身体、知识、思想、行为、习惯等却没有上帝式的人物帮我们时时的修剪、梳理和维护。机器比人幸福多了。

成年以后,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要不断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改善我们自身的思想、行为、习惯等。

成年之后还需要学习吗,学什么?不妨一读

学海无涯

怎么改善呢?

就是提高自己内心的、内在的修养。

怎么提高呢?

吃些好吃的、喝点好喝的、玩些好玩的,乐此不疲,就可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实力、魅力了吗?显然不会,这些只能愉悦自己的身心,调节自己平淡的生活,让别人羡慕嫉妒恨而已。对自己的实力、魅力没有本质的增益。

“活到老学到老”。成年人唯一的学习方法,前进方法,也是唯一的维护、修养自身的方法就是“养德”。

成年之后还需要学习吗,学什么?不妨一读

学到老活到老

“养德”即是积阴德。“德”可以分成阴德和阳德。只有那些在积阴德的人、在养德的人,才能找到人生的大方向,才能处理好错综复杂的问题,才能解决好纷繁杂乱的人际关系,才能熬过艰难困苦的岁月。

我们不妨把那些有形的、具体技能的学习称为积阳德;把那些对自身胸怀的锻炼称为积阴德。

有胸怀的人,举手投足都是在与人为善。就像一些大德高僧一样——“扫地恐伤蝼蚁命”。此为阴德。

有技能傍身的人,走到哪里都能把父母亲人养育得很好,并能服务社会。此为养德。

成年之后还需要学习吗,学什么?不妨一读

天高以德

哪一个成功的人士,没有经历过一段艰难困苦的岁月。他们凭什么可以度过风雨得见彩虹,而不是像很多人那样选择放弃,或者得过且过,或者选择安稳平凡的工作与生活。

这就是养德。养德就是积德,就是对胸怀与技能的追求。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所言的“苦”、“劳”、“饿”、“空”、“乱”、“忍”、“不能”等,这些就是成年人“养德”的方法,也是锻炼人之胸怀的熔炉与三味真火。

古语有云:“宰相肚里能撑船”。

成年之后还需要学习吗,学什么?不妨一读

宰相肚里能撑船

如果不养德、不积德,他们又怎么会拥有那么大的胸怀、格局与包容心。

成人养德:就是要宰相肚里能撑船。

什么是德?德就是道,道德本一体。道之在人,人合乎于道,中不偏,庸不易,则为德。

成年人成年之后的岁月,就应该养德,积德,积阴德,积阳德。

明白此理,也就找到了我们在社会上的原点、立足点、出发点。

成年之后还需要学习吗,学什么?不妨一读

大肚能容天下事

当你彷徨无助时、当你心灰意冷时、当你踌躇满志时,回头看看自己的阴德与阳德,时时修养之。可能又会重新充满力量。

积阳德就是学习生存技能,积阴德就是锻炼胸怀。成人养德便在于此。

阳德不衰,阴德不竭;万物自归,万事合顺;天下安宁,永享极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