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8年開始,中國汽車市場便陷入了一場無止境的持續下滑,很多廠商和經銷商在持續不斷的銷量下滑重壓下難以爲繼,2019年就有很多中國廠商被迫停產甚至是倒閉,一些合資品牌也被蔓延,2019年鈴木宣佈離開中國市場;2020年4月14日,雷諾宣佈在中國放棄燃油車乘用車業務,一代法系品牌黯然離場。

事實上在過去兩年,不管是廠商,還是行業機構和協會,都在呼籲相關層面推出一些促進汽車消費的措施,當然有一些措施也落地了,比如2019年前半年的汽車下鄉和製造業降稅引發的汽車價格下降,但是這兩個措施都無疾而終,中國車市的持續下滑就像一個“病毒”一樣,任何常見的“藥物”都無法起效。進入2020年在衆所周知的突發因素影響下,中國車市似乎病入膏肓,境況更加艱難。

在過去兩年,我們看到很多評論都在給中國車市診斷,關注我們並且閱讀了我們之前文章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我們對於中國車市持續低迷以及各種措施都無法促使車市回暖的原因探究,基本上都立足於汽車行業之外,我們更傾向於通過宏觀的經濟數據、消費羣體的收入、房價、物價、人口年齡結構等方面去探究爲什麼很多人不買車,瞭解到了這方面的變化的趨勢,其實就能解釋當前中國車市面臨的問題。

事實上,在我們看來,中國車市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龐大的市場體系或者實在太多的汽車廠商帶來的龐大產能與消費者日漸消弭的購車慾望之間的矛盾。作爲中國市場來說,擁有14億人口,而且市場經濟的發育相當成熟。所以從本質上來講,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但是目前國內的汽車保有量只有2.6億輛,看起來距離飽和,或者達到美國式每1000人汽車保有量超過800輛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這也是導致很多廠商錯誤判斷市場形勢,最終陷入萬劫不復境地的原因所在。

事實上,從90後成爲中國汽車消費主要羣體開始,整個乘用車市場便開始了相對低迷的狀態,這一點應該有很多朋友有同感。2014年,中國車市迎來上一個10年相對艱難的時刻,而這個時候,正好是第一批90後大學畢業進入社會的時候,但是因爲當時相關層面及時啓動小排量減半,中國車市掀起了連續三年的小高潮。結果就是2018年小排量購置稅減半結束,中國車市一蹶不振,而這三四年時間,更多的90後進入了汽車消費者的主力人羣。

但是90後的消費能力或者揹負的財務壓力,可能是之前幾代人從未遭遇過的!有專家表示,實際上中國真正有消費者能力的人口只有2億,12億人口基本上都屬於消費能力低迷,甚至沒有消費能力。而更有數據指​出,國內人均負債額度已經達到17萬元,而作爲汽車消費的主力人羣,人均負債也高達13萬元。

這其實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其實對於各個收入階層的90後消費者來說,購車支出都佔到收入的很大一部分,甚至是超值,但是我們現在看到,90後的平均負債高達13萬元,而之前有數據顯示,有62的人均月收入不足3500元,按照這個比例推算,負債13萬,相當於很多三年的收入總和,結合日常花銷,這個年限可能還會更長,而一輛10萬元的新車,可能會造成它們的債務週期再延長。所以其實對於很多90後消費者來說,沒錢買車和不敢買車共同造成了90後成爲中國車市主力軍之後,整個中國車市陷入了持續性的低迷。

當然更加重要的是,同樣作爲大宗消費,房地產吸食積蓄和收入的“能力”遠比汽車行業要強勢得多,在國人的思維裏,有房纔有家,甚至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沒有房子,就會被迫喪失人類生存繁衍的能力。所以在房價持續上漲的今天,很多90後負債,沒錢沒車就成爲常態了。

所以在我們看來,中國車市當下的境況並非是車市內部的問題,收入不足、消費龐大或許纔是主要的問題,大家認爲的潛力如何挖掘,其實就是要提升消費者的收入和消費能力,讓大多數人有大宗消費的能力,但是這談何容易呢!因此中國車市可能會自此進入一個持續性的低迷狀態,尤其是汽車作爲國人面子的標籤逐漸褪去,很多人對於買車這件事更加理性的時候,這種情況就會更加嚴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