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国藩以前在书院读书那阵子,和他同屋住的一个人可能是个少爷脾气,当时曾国藩把书桌挪到窗前准备看书,其实书桌距离窗口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少爷书生就不同意了,说曾国藩你怎么把我的光都给遮了,不让他放桌子在那。到了晚上,曾国藩还在读书(这个在宿舍里,就是考试之前还开夜车,搞得宿舍里一堆人都睡不着),少爷书生当然忍不了啊,发怒了,说你平时不读书,现在都这个时候,你不是扰人清梦吗你。

曾国藩作为中国传统的儒家分子,对传统文化就有自己特殊的体会,连他的学生李鸿章都说过,说自己的老师拥有一套心法,一共是十八条,此乃精通造化的宝诀!

其中第一条,李鸿章对曾纪泽的女婿吴永说过,当时他举了一个例子。这个例子通俗易懂,在这里也分享给大家听听,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家子,老主人那天请了贵客来吃饭,就吩咐了自己的儿子去集市上买点水果蔬菜,还有美味的佳肴回来,可是没想到都过了正午12点了,左等右等,这儿子还是没有回来。老主人就慌忙出门,去寻儿子了,谁知道出门后不久,在离家的不远处,便看见了儿子,当时儿子肩上挑着担,担子里都是买回来的菜,而站在儿子对面的是一个挑着京货担子的人,两个人都杵在原地不动(当时两人都站在水塍上)各执一词,谁也不肯给谁让出一步。

老主人急了,赶过去对京货担子说:老哥,我家里还有贵客等着招待,你能不能让我儿子先过去,你避让一步,他走过去了,你也不是正好也可以通过了吗?京货担子听了,不让:凭什么要我让啊,你们家的担子里都是蔬菜水果,让水泡了也不会出事,我的担子里都是宝贵的货物,怎么能让水给泡了呢?水一泡,我这货岂不是一文不值了?京货担子说什么也不让,老主人思考了一下,便往前一步,和京货担子商量:不如这样吧,我站到水里去,你把你的担子给我,我给你举着,然后你空身从我儿子身边走过去,我再把你的担子交给你,你看这样就可以了吧?一把年纪的老人家,当即就准备下到田里去,京货担子看了不忍心,心里也过意不去了,还是自己主动下了水田。没想到,这老人主动的避一避,反倒是消解了一场矛盾。

其实,这便是曾国藩适用了一生的“挺经”第一条要义——忍。而从曾国藩这一生的经历来看,他确实是很多方面都能做到“忍”。

曾国藩以前在书院读书那阵子,和他同屋住的一个人可能是个少爷脾气,当时曾国藩把书桌挪到窗前准备看书,其实书桌距离窗口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少爷书生就不同意了,说曾国藩你怎么把我的光都给遮了,不让他放桌子在那。曾国藩说,那我桌子放哪儿啊?书生指了指墙角,说你就放那里呗!曾国藩也真的就放下来了。到了晚上,曾国藩还在读书(这个在宿舍里,就是考试之前还开夜车,搞得宿舍里一堆人都睡不着),少爷书生当然忍不了啊,发怒了,说你平时不读书,现在都这个时候,你不是扰人清梦吗你?曾国藩听了,也没有还口,只是变成了无声地默读。

他懂得运用“忍”,让人往往就像是一拳头捶到了棉花上一样。那一年,湘勇试枪的时候,不小心误伤了绿营里一个长夫,绿营借着这件事,当时就要进攻湘勇,那都是真枪实弹地准备要打啊,曾国藩忍了下来,立马把试枪的湘勇给教训了一顿,绿营哗变的事情才算是告一段落。可是不久之后,绿营和湘勇之间又因为赌博打起了架来,当时一股气顺不过来,绿营甚至一直打到了曾国藩的私宅里,幸好当时曾国藩自己也有护卫在身旁,不然的话事情真是不敢想象。

到了深夜,曾国藩去找巡抚骆秉章,把事情的发生经过都告诉骆秉章了,没想到骆秉章只是当天晚上表示很震惊,到了第二天不闻不问的,也不去惩罚那些闯了祸的兵,更甚的是,他还亲自去把肇事者给放了出来。这样的奇耻大辱,不给曾国藩面子,导致当时很多人都说这件事错在曾国藩,说是曾国藩自己咎由自取,现在好了吧,巡抚也不帮他。背后说坏话的人很多,真正同情他的没有几个。

在曾国藩的为人处世里,他其实也是经常在“忍”和“不忍”之间徘徊。之所以当时他忍了这口气,是因为他深知这个矛盾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彼此之间的小问题,这是很多方面导致的大矛盾。所谓羽毛长得不全的鸟,最终也飞不高。可见,这种忍耐只是眼光放长远的一种表现,不计较小事,但是并不是没出息的表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