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0日,美國軍事海運司令部的“劉易斯·B·普勒”號遠征移動基地艦離開諾福克軍港,前往第五艦隊責任區執行任務。這艘排水量高達7.8萬噸的戰艦,出港後沒有多久,船體上就有了斑斑鏽跡,莫非這是美國海軍的保養嚴重不到位?

正準備出港的“劉易斯·B·普勒”號遠征移動基地艦艇,到達第五艦隊責任區之後,它將用於接替老舊的“龐斯”號。其實在港口內,我們也能看到“劉易斯·B·普勒”號艦首也有鏽跡。

圖爲“劉易斯·B·普勒”號遠征移動基地艦的側前方特寫。在艦首的側前方位置,不但有鏽跡,而且還有船漆剝落的現象。對於海軍的艦艇來說,這種生鏽和船漆剝落的情況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常在海上晃,哪有不生鏽啊。

在拖船幫助下,準備出港的 “劉易斯·B·普勒”號遠征移動基地艦。我們可以發現,其實還沒出港時,這艘鉅艦就已經有地方生鏽了。對於生鏽這個事情,香港媒體的《蘋果日報》倒是對南下的“遼寧”艦“關愛有加”。最近的報道中,該媒體就指出“遼寧”艦船體生鏽,然後衍生出維護保養的荒謬推斷。

“劉易斯·B·普勒”號遠征移動基地艦在美國海軍之中是艘非常新的船,2015年6月12日才服役的。此次前往中東地區,是“劉易斯·B·普勒”號的首次部署。第一次部署船體就生鏽,那麼按照《蘋果日報》的標準,豈不是保養問題嚴重至極了?

圖爲“劉易斯·B·普勒”號遠征移動基地艦的下部甲板空間。這裏從遠處看像個馬廄,但是一到近距離,纔會感受到其高度很大。在“馬廄”裏面,可以裝很多東西,比如用於特種作戰的小艇。

家屬在同親人告別之後,離開“劉易斯·B·普勒”號遠征移動基地艦。別看這艘船很大,操作它的海員只需要34人。在“劉易斯·B·普勒”號上,總共有4個CH-53重型直升機的停機位,當然用於停MV-22“魚鷹”傾轉旋翼機也是沒有問題的。

靠泊在碼頭旁邊的“劉易斯·B·普勒”號。和姐妹船一樣,“劉易斯·B·普勒”號是採用“阿拉斯加”級油輪改造的,因此是徹徹底底的民標船。同軍標船相比,這艘巨型戰艦的價格要便宜很多。

“劉易斯·B·普勒”號屬於後勤保障艦艇,本身沒有配武器。所以僅自身而言,其防衛水平很薄弱。但在前往第五艦隊責任區時,船上會搭載海軍陸戰隊員和直升機,因此這個大傢伙同樣是海盜們不敢惹的。

在“劉易斯·B·普勒”號前往第五艦隊責任區之後,我國的“東海島”號也於2017年7月11日出徵,前往吉布提保障基地。如果運氣好的話,兩艘艦還能夠打上個照面呢。更有趣的是,這兩艘船都是第一次進行海外部署。

海上航行的“劉易斯·B·普勒”號,從側面看,飛行甲板下方猶如巨大的馬廄。其實生鏽這個問題,是最不容易被黑的“槽點”,《蘋果日報》以此爲靶子,實在是很業餘。倒是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最近出個不小的問題,水密隔艙的開關結構有瑕疵。不過這些唯西方馬首是瞻的媒體,對此是視而不見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