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3%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达标,课后作业时间、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等不良用眼行为是导致青少年近视的主要诱因。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学业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不能平衡好学习、休息之间的关系,必然会导致近视等问题的出现。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了解多彩世界的途径。但是,随着学习压力的不断增加和电子产品的侵袭,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视力受到影响,戴上了眼睛。4月29日上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2018年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让人们对于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近视发病情况格外担忧。

形式严峻 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53.6%

据了解,本次青少年近视调查,覆盖全国1033所幼儿园,3810所中小学,总筛查人数111.74万,其中包括6.92万幼儿园儿童以及104.82万中小学生。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总体发病形势严峻,总体近视率为53.6% ,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近视防控任务艰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青少年近视患病年龄有不断下降的趋势,低年龄段近视问题比较突出。据了解,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近视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快速增长。小学一年级阶段的近视率为15.7%,到了六年级就增加到59% 。初一年级近视率从64.9%增长到初三年级的77%。

73%学生睡眠不达标

调查结果中的另一个数据,更是需要让人警惕。报告显示,高度近视问题不容忽视。尤其是高三年级的高度近视最让人担忧,近视高于600度的学生人数占到近视总人数的21.9%。诚然,高三处于高考的关键时期,学业压力巨大,由此引发的过度用眼更加值得注意,如何在紧张的学习中保护眼睛,不仅是学生需要注意的事情,家长更加需要关注。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导致我国青少年近视患病率高居不下的原因,主要在于不良用眼。据了解,67%的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足两小时;29%的学生不足一小时;73%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达标,课后作业时间、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等不良用眼行为是导致青少年近视的主要诱因。

(图片来源于网络)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学业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不能平衡好学习、休息之间的关系,必然会导致近视等问题的出现。那么,如何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护好自己眼睛呢?

(图片来源于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