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家鄉很多年了,父母都和我在城市落腳,回家鄉的次數也是少得可憐。

有次同學聚會,終是有了回去的理由。一羣中年人團座,熱烈地回憶兒時點滴。有了微小褶皺的面龐漸漸浮起少年的生機。

席間一道菜的出現,把我的學生時代恍然拉出。

這盤菜的名字叫烹土豆片。是家鄉獨有的。克山土豆名貫四方,這烹土豆片非是克山土豆才做得成。

打皮清洗,切成均勻的不到一釐米厚的片,再泡去土豆片上的澱粉。燒上一鍋熱油,將處理好的土豆片下鍋去炸。用漏勺觸碰油鍋裏的土豆片,你會清晰地感覺到土豆片由微軟漸漸有了堅硬的外皮。將其撈出,靜待片刻,再次下鍋去炸。這時候,扁扁的土豆片像是被賦予了某種神力一般,瞬間彭起,如一個個還沒有注入雞蛋的小小灌餅。掌握好時機迅速出鍋,撒上細鹽和蔥末。

它有着油炸食物的香氣,夾起一片來,輕輕巧巧。外皮薄脆金黃。咬上一口,裏面有克山土豆特有的綿軟,淡淡的鹹味讓味蕾慢慢打開,細品脆裏伴着軟糯的味道,久違的鄉情就在這道烹土豆片中嫋嫋縈繞。

這道菜,不是誰隨便就可以做好。土豆的要求高,更考驗廚師的水平。平時在家喫的烹土豆片遠不如席間這道驚豔。

小時候的我酷愛喫土豆。甚至讀高中時,那時我父親午間不能及時回來。就把我託付給開小喫部的朋友。可是我怎麼能放過父親不在家的時間段呢?家裏有一麻袋的土豆在思念着我呢。我每每推脫掉叔叔嬸嬸的好意,總說沒胃口不想喫飯。飛奔到家裏迫不及待一口氣洗出七八個大土豆,切片,熱油,或是煎或是炸,炸的時候總是等不急過兩遍油,嫌麻煩。自然也沒有起鼓的驚豔。出鍋後灑上薄薄的鹽,一雙筷子上下翻飛,轉眼就喫得溝滿壕平。一邊打着滿足的嗝,一邊倚在沙發上讀《紅樓夢》,想象不出裏面茄鮝的味道,但是嘴裏真切地回着土豆的餘香。

當叔叔嬸嬸憂心忡忡對父親說:孩子不愛喫飯啊。父親恍然:放心吧,餓不着她。我正納悶,她是怎麼喫掉了半麻袋土豆的呢。

如今依然愛喫土豆,但是沒了少年時代的興致。因了油炸食品熱量高,怕了滿屋子油煙味,不敢總炸土豆。也許,存留在記憶裏的味道摻雜了年少的記憶,二者合起來的感覺纔是令人難忘的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