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饲养獭兔的过程中,总会遇见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些常见的问题和隐藏的危险,如果不及时的发现问题所在,没有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很多问题都会直接威胁到獭兔的生命。尤其是獭兔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接下来普及一下獭兔的普通病的防治!

1.腹泻 :

腹泻主要表现是粪便不成球,稀软,呈粥状或水样。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一是以消化障碍为主的疾病,如消化不良;二是某些传染病,如副伤寒、肠结核等;三是寄生虫病,如球虫病等;四是中毒性疾病,如有机磷中毒等。后三种情况,除腹泻外,还有各自疾病的固有症状,这里只介绍引起腹泻的胃肠道疾病。腹泻各种年龄的兔均可发生,但尤其对幼兔危害最大,且主要与饲料品质不良和饲养管理不当有关。

一是饲料不洁,混有泥沙、污物等,或饲料发霉,腐败变质;

二是饲料内含水量过多,或吃了大量的冰冻饲料;

三是饮水不卫生,或夏季不经常清洗饲槽,不及时清除残存饲料,以致酸败而致病;

四是饲料交换突然,家兔不适应,特别是刚断奶的幼兔;

五是兔舍潮湿,温度低,腹部着凉;六是口腔及牙齿疾病,也可引起消化障碍而发生腹泻。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杀菌消炎,收敛止泻和维护全身机能。一般应用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类药物均有效,久泻不止口服收敛药物,对脱水严重的病兔进行补液强心或口服人工补液盐。预防本病,应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饲料品质,饮水要清洁。兔舍保温、通风、干燥和卫生,定期驱虫,及早治疗原发病。

2. 便秘:

便秘是指肠内容物停滞、变干、变硬,致使排便困难,甚至阻塞肠腔的一种腹痛性疾病。发病原因:

一是精、粗饲料搭配不当,精饲料多,青饲料少,或长期饲喂干饲料,饮水不足,都可诱发便秘;

二是饲料中带有泥沙、被毛等异物,致使形成大的粪块而发生便秘;

三是环境突然改变,运动不足,过饥过饱,打乱正常的排便习惯而发病;

四是继发于排便带痛的疾病(如肛病),排便姿势异常的疾病(如骨盆骨折,髂关节脱臼),以及一些热性病、胃肠弛缓等全身性疾病的过程中。

治疗原则是疏通肠道,促进排粪。如病兔禁食1—2日勤给饮水;按摩腹部,刺激排便;用温水或2%碳酸氢钠水、植物油、石蜡油灌肠,加速粪便排出;内服缓泻剂,如硫酸钠、硫酸镁、植物油、石蜡油促进通便;全身疗法时应补液强心 ;加强护理,多喂多汁易消化饲料。预防本病 ,夏季应有足够的青饲料,冬季喂干粗饲料时,应保证充足清洁的用水。保持饲槽卫生,经常除去泥沙或被毛等污物,保持獭兔的适当运动。精粗饲料搭配合适,饲喂要定时定量,防止饥饱不均,使消化道有规律地活动,可以减少本病的发生。

3. 肠臌胀:

肠臌胀又称肚胀,主要是由于采食大量易发酵的饲料,如幼嫩的青草,豆科牧草,发霉、腐败、冰冻饲料或质量不良的青饲料等。兔舍寒冷、潮湿、阳光不足,也可诱发本病。继发性肠臌胀见于肠阻塞、肠便秘的经过中。

治疗原则是:排气减压,镇痛解痉和清肠制酵。如当腹部特别膨大,高度呼吸困难,有窒息危险时,应立即用注射针头穿肠排气;对腹痛不安的病兔,肌注30%的安乃近1毫升;制止腐败发酵过程,内服硫酸钠或人工盐3—5克,植物油或石蜡油10—20毫升,内加制酵剂,如克辽林1—2毫升。

预防本病,应禁喂腐败、发霉、冰冻饲料,防止过多采食易发酵(如麸皮)和易膨胀(如豆科精料)饲料。初喂幼嫩青草时,可少量多次给予。

4. 感冒:

感冒主要是由于寒冷的突然侵袭而致病。病兔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升高,耳鼻发凉,怕寒战栗、眼结膜潮红,咳嗽打喷嚏等。

本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解热镇痛和防止继发感染。用解热镇痛、磺胺类、抗生素药物治疗有效。对病兔精心饲养,避风保暖,喂给易消化的青绿饲料,充分供给清洁用水。做好预防,在气候寒冷和气温骤变的季节要加强防寒保暖工作,圈舍要保持干爽、清洁、通风良好。

5. 乳房炎:

本病多发生于产后5—20天的哺乳母兔。发病原因:

一是由于外伤而引起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感染;

二是笼舍内的锐利物损伤乳房 ,以及泌乳不足,仔兔饥饿,吮乳时咬破乳头;

三是母兔乳汁过多或过稠,长时间在乳房内蓄积而引起乳房炎。

治疗原则是,消肿排脓,抗菌消炎。常用药物有消炎软膏、普鲁卡因(封闭治疗)青霉素、磺胺类药物。愈后不宜再用作繁殖母兔。预防措施是,保持笼舍的清洁卫生,清除玻璃渣、木屑、铁丝挂刺等锐利物,尤其是笼箱出入口要平滑,以防乳房外伤。产前、产后适当调整母兔精料和青饲料比例,以防乳汁过多或不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