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是中国古代帝王女婿的称谓,因驸马都尉而得名。自汉武帝时始设驸马都尉,掌副车之马。能够成为天子的乘龙快婿,地位之尊贵可想而知。在很多人眼里,驸马就是命运的宠儿,然而历史上功臣与贵族子弟联姻不过是中国古代帝王巩固政权的一种形式,至于公主和驸马是否真的幸福便不得而知了。

今天,小编向各位看官分享两位历史有名的大才子成为驸马之后的故事,境遇天差地别令人唏嘘感慨。

一位被当朝公主看上被迫休掉自己的原配,最后郁郁寡欢年仅四十三岁便英年早逝;另一位则风流放浪,对公主不理不睬,竟敢当着公主面和婢女寻欢作乐,让公主在三十岁的时候便香消玉殒。

晋王献之 《中秋帖》

第一位驸马,便是中国书法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晋代“二王”中的王献之。王献之少负盛名,才华过人,书画兼通,以行书、草书闻名。唐代书学理论家张怀瑾在《书估》中评价王献之书法为“第一等”。粱书画家袁昂在《古今书评》中说“张芝惊奇,钟繇特绝,逸少鼎能,献之冠世”,把王献之与张芝、钟繇、王羲之并称“四贤”。更令人羡慕嫉妒恨的是王献之不仅有才,还很帅!史料记载其“风流为一时之冠”,气质堪称当时无二。也正因如此引来新安公主的垂青,在皇帝面前一哭二闹三上吊,非要嫁给王献之。

明唐寅 《王献之娶新安公主图》

其时王献之已与青梅竹马年的表姐郗道茂结为夫妻并且感情甜蜜,整天逍遥自在好不得意,怎会答应公主的无理要求?面对圣旨王献之竟用艾草烧伤自己的双脚,从此变成残疾人,自称行动不便不配迎娶公主。然而他显然低估了公主的决心。最终王献之只能无奈离婚,他的原配夫人郗道茂后来生活凄凉,郁郁而终。而王献之虽然凭借驸马之位官运亨通,却日夜难忘自己的心中所爱,后写信与郗道茂,信中记述:“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 桃叶渡常苦不尽触类之畅。方欲与姊极当年之足,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姊耶?俯仰悲咽,实无已无已,惟当绝气耳!”知其始终内疚于郗道茂。

第二位驸马,北宋时期的才子王诜。王诜(shen,一声)祖上是北宋开国功臣,自小便练武习文,饱览群书,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尤其是他在绘画方面师承王维、李成、李思训等大家,又加入自己的新意,“不古不今,自成一家”。

北宋王诜 《瀛山图》

​王诜喜欢广交朋友,他的宅院(西园)是当时京城文人墨客吟诗作对、寻欢作乐的聚集地。如苏轼、苏洵、黄庭坚、米芾、李公麟、秦少游等名人都是他的座上宾。由于他张扬潇洒的性格和出众拔萃的才华,引起了宋神宗妹妹蜀国公主的关注。于是两人顺理成章的喜结连理,王诜一夜变成了当朝驸马,却也失去了仕途的机会。

一腔才华无处施展,王诜后来竟自暴自弃,整天饮酒寻欢,夜夜笙歌,完全不把公主老婆放在眼里。可怜蜀国公主生性懦弱,贤惠温顺,还将王诜的母亲接到驸马府每日全心奉养。直到公主三十岁弥留之际还为因苏轼“乌台诗案”牵连一同遭贬的丈夫求情。如此好老婆,可谓百年难得一遇。

只可惜热爱自由、不拘于世的艺术家一旦遇上了等级森严的封建政治,最终的结局只能以痛苦收场。因此,作为一个艺术家,修身养性是艺术创作的内在核心,望君共勉!

更多文化艺术好文,敬请关注“丝路艺佳”官方账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