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公元703-782年,字季海,浙江紹興人。官至彭王傅,贈太子少師,諡曰“定”。新、舊唐書有傳。父徐嶠之,書法見稱於當時,外祖張庭珪,以隸名世,與李邕親善。徐浩書法,出自家學,有三代嗣名之譽,大曆年間與顏真卿齊名,有“顏徐”之稱。文思敏捷,書法又精,因此肅宗朝時,四方詔令,多出其手。

(唐)徐浩《不空和尚碑》全稱《唐太興善寺故大德大辯正廣智三藏和尚碑銘並序》,唐嚴郢撰。唐建中二年建於長安。《金石萃編》載:碑高八尺三寸五分,廣四尺一寸八分,字共二十四行,滿行四十八字。徐浩寫此碑時已七十九歲,結法老勁,圓熟端莊,少清逸之氣。所傳書跡,除《不空和尚碑》外,還有《嵩陽觀記頌德感應頌》《朱巨川告身》等。傳世墨本以“闍”字未損者爲明拓。碑文記述了佛教密宗的傳承歷史,以及榮任唐王朝玄宗、肅宗、代宗三朝國師不空和尚的業績。對於研究佛教密宗傳播,中日、中印文化交流史,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