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韓國電影,多多少少會讓我想起當年的香港電影,雖然兩者之間並沒有太多的直接聯繫,但不可否認的是,韓國電影吸收了當年香港電影的精華以及東方的美學精髓,加之整體的韓流風潮,讓韓國現今的電影中也隨之如此多變風格,荒誕的、驚悚的、純愛的以及情色的,都攬括其中。

這着實讓現今疲乏不堪也鮮見多變的中國電影變得有些雞肋了,不過這實在也不是誰之過,因爲電影電視以及音樂已就在亞洲地區形成成熟的銷售渠道,所以在新晉演員以及題材上,韓國有着更多嘗試機會也敢於嘗試並不擔心其成本收回問題,大多又可創造佳績,這和中國的市場不成熟也是不可比的。

這部電影無意中看到,實在不知道講的究竟是怎樣一個故事,不過從電影的開頭一連串荒誕不羈的笑料,就讓我有些應接不暇自然進入,田禹治是一個學藝頗精的道士,在電影開篇時裝扮成玉皇大帝的特使戲弄王的那段,就讓我看到了《洪吉童》開篇時的場景,從天而降仙風道骨般的高貴,喜歡節奏感更好地宮樂,一副玩世不恭的頑童形象,卻在第一時間讓人愛上這個不那麼正經的道士。

不要以爲笑笑就可以了,其實韓國電影最喜歡的故事結構便是,讓你在起初的笑料不斷的橋段中忽略其埋藏的線索,比如那個瘋瘋癲癲的神婆、畫中仙、摔壞的陶瓷罐、現代與古代的兩條線索展現,這都是韓國電影中最喜歡運用的電影手段,雖然看似混亂實則隱藏線索,讓看電影之人較容易的開始隨着電影的鋪陳,自身搜尋線索並自尋答案,這也增加了看電影的樂趣。

不過這樣的鋪陳最大的不足之處,也將容易形成虎頭蛇尾之感,雖然大家都知道電影最後的結局便是一場正邪之大戰,然後迴歸平靜,不過這部《田禹治》從開篇至結尾,還算完美,雖然多少也有些虎頭蛇尾之感,但那個尾,卻也不那麼遜色。

畫中仙、孫悟空的金箍棒和分身、照妖鏡、三個沒什麼本事的神仙、穿越時空除妖降魔甚至到了俠般的愛情,這部《田禹治》可謂帶了太多元素,也夾着着東西方文化不同的表現方式,卻沒讓人感覺過多或者厭煩,這便是一次很好的融合。

當看着田禹治被關在畫中500年後再次出現時,還穿着古代時期有些無厘頭道士衣服的田禹治,看着沒有王只有商人的現代社會,那些穿圖取食、戲弄特警以及穿梭片場的畫面就已經賺夠噱頭了,再加之三個瘋瘋癲癲的神仙,還有隱喻很深的彪雲臺德,從古代到現代的場景交換,就讓我開始期待最終的那個結局將是怎麼得,不過當我看完之後,我還是很感慨自己竟然還是沒有在那麼多線索中,找對正確的那一條。

很多精心設計的情節,在每一個出場的角色背後都起碼埋藏着一個,這個就連中國的那部《瘋狂的石頭》或許也是不可企及的。荒誕至極之中卻也深藏着東方美學以及道德圓融,萬事萬物始終至後,也會發現“種豆得豆種瓜得瓜”的現世來世輪迴必得報應。

最後讓我不得不說的便是演員,沒有想到的是扮演田禹治的姜東元,他渾身散發的那種收放自如的無厘頭以及荒誕黑色幽默,卻着實不能在他之前那些只需擺帥的電視劇中看到。正因爲是由姜東元扮演的田禹治,或許也多多少少增添了一絲那麼非同尋常的,形神兼備。

不知道何時中國的電影也能從單純的現實主義脫胎而出,成就一些有着娛樂精神卻不失道德底線的荒誕片,雖說是荒誕,卻也不是極左極右的商業或理想偏激,多一些中庸之道的積極樂觀,樂呵呵之餘也留下點什麼,當然這並非是個夢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