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中國海關總署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10月外貿數據格外亮眼,進出口增速雙雙大超預期。以人民幣計,中國10月進口同比大增26.3%(預期爲17.7%),出口增速同比增加 20.1%(預期爲14.2%);若以美元計,中國10月的進出口分別增加了21.4%和15.6%,進出口順差達到了340.1億美元,超過了前值的316.9億美元。

可以說,在與全球第一大經濟體陷入經貿分歧的情況下,中國外貿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單”是非常難得的。央視新聞報道稱,今年前10個月,中國對美國出口2.56萬億元人民幣,自美國進口8733.8億元,對美進出口順差高達1.69萬億元,比之前擴大了11.5%。這些數據不但反映出中國經濟的韌性,也反映出美國的經貿干擾政策對中國其實是“無效的”。 

 在另一方面,美國自己卻被其總統提出的經貿政策害得不輕。美國商務部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9月進出口赤字高達540億美元,爲連續第四個月擴大;而對中國的赤字也擴大至402.4億美元,再次刷歷史新高。據報道,美國的大豆、波旁威士忌和奶出口均受到影響,部分商品的降幅高達26%,而美國企業僅在9月份就支付了44億美元的進口稅,可謂損失慘重。

近日,中國首屆“進口大會”在上海開幕,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的數千家企業紛沓而至,試圖在巨大的中國市場分一杯羹。在幾年前,中國就超過美國成爲全球最大的貿易國,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已經風靡世界;而在未來15年,中國進口商品和服務將分別超過30萬億美元和10萬億美元。美國試圖通過經貿手段來阻止中國的崛起,最終很可能是徒勞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