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No.

1149

//

去冬來,驟然降溫,喫飽穿暖是頭等大事。

各種花色的秋褲已經囤滿購物車,川渝兩地的火鍋底料正在胃裏較勁,禦寒暖身的羊肉館去過八趟,高壓鍋裏的排骨藕湯綿軟酥香,甚至還在某個清晨溜進老巷,尋得一口驢肉的味道。

天上龍肉,地下驢肉。

華北地區最爲流行的美食,尤以保定、河間的驢肉火燒爲盛,滷好的驢肉混着老湯汁加入酥脆的火燒,肉香濃郁回味綿長。

如果配上小酒則更爲愜意,不似林沖在風雪交加的夜晚,抓起酒葫蘆豪飲的壯闊,而是短衫、舊桌、划拳、小酒館,或默默喝酒的人,或幾個老友嘮聊的瑣事。

武漢驢肉饕餮者衆多,但專門做驢肉的館子極少,找遍三鎮,我們終於在六渡橋附近尋得一家,位置隱蔽,故事傳奇,網上少有信息。

從喧鬧的三民路拐進,門店林立,圍牆長延,據本地居民說,附近即將拆遷,百分之九十的居民商戶也已搬走,而就在打圍中,隱約可見一面紅色招牌。

推門而入,放置各種酒水的櫃檯映入眼簾,牆面掛滿驢肉的介紹,白熾燈微亮,四五個臺位,北方小店的既視感。

老闆是典型的河北人,身材壯實,說話拐彎兒。儘管小店纔在武漢開業兩年,但憑藉驢肉品質好,又從河北源產地進貨,加上滷的到位,所以來往食客絡繹不絕,驢肉、驢腰子、驢肉火燒、驢肉大蔥餃子等招牌菜經常供不應求。

驢肉鍋仔、驢肉湯,也在冬天成爲三五朋友聚會的好選。

驢肉

店裏的驢肉按斤稱,紋理粗糙,顏色較深,喫起來卻挺細嫩,一點不柴,主要還是滷的好。

驢肉火燒

河間的驢肉火燒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長方形,火燒外皮金黃酥脆,內層鬆軟,灌入滷好的驢肉和老湯汁,濃香順着熱氣飄散,趁着熱乎喫到嘴裏,驢肉入口即化,火燒外焦裏嫩,脣齒留香,享受。

涼拌驢皮

驢皮是製作阿膠的原材料,富含大量的天然膠原蛋白,尤受女性青睞。

喫完這一餐,說不定連面膜錢都可以省下好幾百。

驢腰子

冬季大補。

腰子雖好,可別貪喫。

除了美食外,店內還有自釀的枸杞酒、藥酒、老白乾。很容易想起童年電視劇《地下交通站》裏那些敲擊食慾靈魂的臺詞:老闆,切一份驢肉,一壺老白乾。

身在北方,驢肉,往往就是極具市井氣的代名詞,碼頭文化濃郁的武漢老街巷裏,一面驢肉小店則傳揚着北方的味道和老家的鄉愁。

驢肉入腸,滿足的走出小巷,回頭再看被鋼筋水泥圍住的三民路,市井街頭,人流穿梭,寒風吹起,心裏和胃裏又覺得空蕩蕩。

+ 河間驢肉火燒館 +

座標:漢口六渡橋民族街街道三民路16號

推薦:驢肉、驢肉火燒、驢腰子、驢肉餃子

文 // 老夫子

圖 // 束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