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柯林

  John Currin

  當代最重要,又最具爭議的畫家之一。柯林在繪畫技法上無疑已展現出非凡的精湛技巧而且他總能不斷創造出引起公衆注意的藝術形象。柯林的大部分作品都給人一種沮喪感.華麗的陳設表達的是非常樸實的內涵.如果藝術家對於如何取悅誘導他的觀衆不那麼在意,也許畫面將會更樸實.柯林的一些更簡單直白的肖像以其親切、人性化的風格與其他作品明顯區別開來。

  Kissers, 2006Oil on Canvas 23 × 25 in; 58.4 × 63.5 cm

  柯林在繪畫技法上無疑已展現出非凡的精湛技巧而且他總能不斷創造出引起公衆注意的藝術形象。柯林的大部分作品都給人一種沮喪感.華麗的陳設表達的是非常樸實的內涵.如果藝術家對於如何取悅誘導他的觀衆不那麼在意,也許畫面將會更樸實.柯林的一些更簡單直白的肖像以其親切、人性化的風格與其他作品明顯區別開來。

  Shrouded Woman, 2009Oil on Canvas 20 × 15 in; 50.8 × 38.1 cm

  柯林深受法國現實主義畫家庫爾貝(Gustave Courbet, l819——1877)流派的影響, 確信藝術家應當直麪人生,作品應以清醒的態度反映當代現實。 柯林的仿古繪畫, 其畫面間不難令人感到 "古典",但作品的華麗中表達的常常是樸實的內涵.實在, 自然又充滿煽動成份, 他在繪畫上展現出的技巧, 把傳統的與現代表現方式結合,並加入了大量的個人意念和慾望的現代元素。而且他總能不斷創造出引起公衆注意的藝術形象。

  Anna, 2004Oil on linen 24 × 18 in; 61 × 45.7 cm

  柯林對傳統繪畫的借鑑中我們可以感覺到,約翰·柯林不想離傳統太遠,在他的作品中,“真實” 勝過了“ 美”和“理想”。約翰.柯林說, 他對個性描寫不感興趣,他所追求的是建立一種表現形式或風格。柯林堅持的是諷刺現實主義的道路。作爲後現代時期的畫家,柯林的主觀意識是針對現代主義的。現代主義強調形式,柯林的繪畫以視覺爲切入點,來質疑形式主義。但是在針對現代主義的同時,柯林的繪畫也針對後現代主義本身,質疑後現代的“再現”理論。

  Tapestry, 2013Oil on canvas 48 1/8 × 34 in; 122.2 × 86.4 cm

  如“挪用" 或“戲仿"。柯林的繪畫,在人物動勢、構圖用色等方面,猛一看象是歐洲文藝復興到古典主義時期的作品。在廣義上講,他挪用了魯本斯。但是柯林與後現代主義僵硬的挪用和戲仿完全不同,他的人物造型沒有挪用。如果說這種不同還僅僅停留在表面的層次上,那麼深層的不同就在於它的人物都是當代生活中的現實人物,而不是來自神話聖經或歷史。換言之,柯林所關心的,是當代話題。

  Lynette & Janette, 2013Oil on canvas 42 × 34 in; 106.7 × 86.4 cm

  在代表作品之一的《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中,雖然從人物着裝、色彩描繪、光線使用上粗看像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但是,他的思路卻是當代的。所繪女性白皙的膚色彷彿向外發着光,小頭長頸展現時代女性崇尚的體態美,畫面表面的細節刻畫入微,從火雞、器皿、髮絲、布紋上,讓觀者不由地意識到一種富有家庭的矯情,那種矯情甚至被誤認爲是有教養的舉動,但是這些人的身體比例失調,感覺滑稽、怪誕,呈現出一種扭曲和拉伸的風格特徵。

  他的作品,能夠喚起觀者對北歐的文藝復興、樣式主義以及格呂內瓦爾德、帕米賈尼諾(Parmigianino)和畢加索的記憶。以一幅當代生活的風俗畫,展現出勃魯蓋爾般的反諷內含。

  Milestones, 2005Oil on Linen 22 × 18 in; 55.9 × 45.7 cm

  在約翰.柯林的早期作品中有一系列根據中學年刊上的照片創作的女孩子的肖像。畫中的女孩都長着一雙象黑盤子一樣的大眼睛,她們目光呆滯,面無表情,沒有任何個性特徵, 給人一種沮喪感。在此後的系列作品中,約翰·柯林後來塑造了一組老女人的形象。這些女人擁有象時裝模特一樣的奇瘦身材,穿着青春少女的緊身衣褲,既怪異又震顫人心,作品表現了老女人們渴望美麗精神狀態。這只是他對生活觀察的結果。

  Tolbrook, 2006Oil on Canvas 80 × 42 in; 203.2 × 106.7 cm

  柯林肖像畫的親切, 人性化的風格, 大部分作品都給人一種簡單直白的感覺。且看他的《流浪人》一畫,粗看象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細看卻是一個當代旅遊者的形象。女主人公那對過分下垂的乳房,與背上的行囊和柺杖上掛着的錢袋相呼應,而這一切卻又與幾乎赤裸的下身和臉上所呈現的觀光客式表情出現反差,使得這幅看上去單純的沒有背景的肖像作品,成爲當代生活的風俗畫。

  Rachel as Dogwood Thief, 2004Charcoal on Tinted Paper 18 × 13 3/4 in; 45.7 × 34.9 cm

  雖然柯林不僅挪用而且也戲仿了魯本斯,但是,他的思路卻是當代的。雖然在柯林的當代思路中,不可否認地暗含着商業性,但是無論如何,柯林的繪畫作爲美國當代藝術中的佼佼者,具有相當的思想性。

  Rippowam, 2006Oil on Canvas 40 × 47 in; 101.6 × 119.4 cm

  柯林的思想性,是對當代生活方式的質疑和探討。柯林並不是質疑現代主義, 或探索後現代的藝術理論, 柯林的繪畫所涉及的再現問題,是畫家與所指的關係,是藝術家的主觀意識。他瞄準的是現世生活。他對現實的積極介入。他借油畫布將現實的經歷經驗,以樸素踏實的手法公諸於世,他畫作中所傳達訊息的公信力, 無疑給當代繪畫界吹送來一股強勁清新的空氣。

  2070, 2005Oil on Linen 36 × 28 in; 91.4 × 71.1 cm

  柯林的作品既追求貼近時代,又努力從傳統上的陳詞濫調般主題中提取藝術性,並把它展現出來。上世紀90年代,政治主題的藝術作品被看好,柯林就使用大都會和花花公子的老話題作爲創作靈感源泉,公然大膽描寫性感女郎與大鬍子男子的調情場面。

  他經常把女人體歪曲或誇張成色情的形式。這種讓他獨樹一幟的表現,被批評爲性別歧視,柯林也不否認,但他說自己不喜歡這個時代的男人和女人。1992年前後,作品集中於表現有地位的中年婦女,到上世紀90年代末,柯林以其技藝嫺熟媚俗主題的作品,獲得了藝術界的好評和商業上的成功,到2003年他的作品就已賣到“七位數”的價格。

  Thanksgiving, 2003Oil on Canvas 68 × 52 in; 172.7 × 132.1 cm

  儘管在柯林的創作思路中,不可否認地暗含着商業性,表現在他那略顯媚俗的筆法上,然而無論如何,他的繪畫仍然無愧爲美國當代藝術中的佼佼者。他有着自己的獨特之處:與後現代藝術中的“挪用”完全不同,他的人物造型不論表面層次,還是深層的人物精神,基本上沒有挪用前人。他所關心的是時代話題,作品所繪人物都是時下生活中的現實人物,而不是神話、聖經或歷史題材裏的人物。

  Bent Lady, 2003. Oil on canvas.48 x 38 inches. Courtesy Lindon Gallery

  柯林繪畫的獨特風格,得到了藝術界的認可和藝術愛好者的好評。迄今爲止,他已經在世界各地舉辦了20多次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個展,其中以2003年—2004年間在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和芝加哥當代藝術博物館的回顧展影響最大,其作品被惠特尼美術館、泰特美術館等多家知名機構和個人收藏。

  特別是在2008 年11月12日晚的蘇富比現當代藝術品夜場拍賣會上,他的《快速美麗》(Nice ’N Easy), 拍價大大高於估價,以545萬美元售出,一舉打破了受經濟危機衝擊,使藝術品大幅貶值的局面下而獲得了超出人們預想的驚喜。

  The Penitent, 2004. Oil on canvas. 42 x 34 inches. Private Collection

  *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容器——新繪畫切片研究

  《庫藝術》全新改版

  全新開本與排版方式,帶來更佳閱讀感受

  收錄國內最富特色畫家個案

  全新角度的主題呈現

  烏爾裏希. 克里博教授擔任學術主持

  垂詢電話:010-84786155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