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10日电(记者 杨月)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游子你可记得土地的芳香,妈妈你可知道儿女的心肠……”8月9日,由中宣部学习出版社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联合推出的《记住乡愁》(第三季、四季)同名图书及音像制品发布会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家风祖训在今天还有意义吗?120个古镇的故事怎样讲出新意?《记住乡愁》做出了全新的探索。

  《记住乡愁》精彩镜头。主办方供图

  本次发行的图书及音像制品,以《记住乡愁》第三季、第四季的120集节目为主,同名图书在原有电视解说词的基础上,将视听内容转化为文字内容,依托节目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和完善,增加了编导手记、作品点评等板块,有效丰富了节目的内涵,也确保了内容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奉献给读者可读性强、内容充实丰富、编排系统合理、质量过硬的文化产品。

  《记住乡愁》节目历时两年多,四十多个摄制组行程数十万公里,讲述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0个古镇的灵动故事。在展现山清水秀的灵动风韵、独具特色的古镇风貌的同时,通过采访1100多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故事,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以此唤醒海内外华人心中浓郁的乡愁情感,从而提振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古镇的故事怎样讲出新意?《记住乡愁》第三季第3集《千灯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用挖掘、揭秘古镇名人故事的方式,做出了回答。这一集讲述了千灯这座千年古镇的故事,这里是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先生的家乡。受顾炎武精神影响的千灯人,积极抵御外敌抗争,血洒疆场,用一缕缕忠魂不断演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生使命。顾炎武的思想不仅在战争年代鼓舞了一代人,今天依旧激励着千灯人为了国家和民族无私奉献。

  还有讲述家风古训当下意义的第20集《黄姚镇——乐善好德》,黄姚古镇素有“小桂林”之称,深受乐善好德思想影响的黄姚人,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一个个关于善德的温暖故事。清光绪年间,梁都散尽家财,为贫困子弟谋得读书的机会。皇帝深受感动,给梁都的父母颁发了一道“善教家风,教子有方”的圣旨。从此善德的种子就根植在了黄姚人的心中。他们在国难当头之时,无私接纳和善待了不少来古镇避难的文人志士。

  恬淡安静的画面、娓娓道来的讲述,与会专家表示,相对于课堂式宣示、论坛式宣讲、文章式宣传,《记住乡愁》更加生动、形象、鲜活、有温度、有情感,有大地泥土的芳香,有人间烟火的气味。本次出版物的发行,实现了视听内容和出版内容在传播中的完美结合,探索了一条电视节目与图书互动的新路,是融媒体传播的有益尝试。

  中宣部学习出版社社长蕫俊山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总监李欣雁共同为《记住乡愁》第三季、第四季同名图书和音像制品发布揭牌。

  《记住乡愁》是由中宣部、住建部、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发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组织拍摄的大型纪录片。自2013年推出以来,已经播出四季共240集。节目深入挖掘、整理那些散落在中国乡土社会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碎片,寻找人们世代遵循的行为道德准则以及传承千年的家风祖训,围绕一个个人物、一个个家族的命运兴衰,讲述发生在中国传统村落、古镇里打动人心的故事,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在当下”的蓬勃生命力,被誉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力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接地气的作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