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五個月後,當李海自述的《流浪到鶴崗,我五萬塊買了套房》的文章在全國爆紅時,另一個網名叫“流浪的老哥”的人,跟着他的腳步,從拉薩坐了28小時的火車到西安,再從西安花300元錢飛到哈爾濱,最後轉火車到鶴崗,整整兩天兩夜的行程,又用一天的時間在同一個小區花3萬元買下了一套47.34平方米的房子。很快,有人跟着李海的腳步,跑到鶴崗買了房子。

5.8萬買套77平米房,從舟山到東北,我爲什麼選擇在鶴崗安了家

“5萬塊,我在鶴崗買了套房”,微信公衆號“正午故事”發佈的舟山人李海(化名)東北買房故事,引起巨大的關注,快報記者昨天深入採訪了當事人——

5.8萬買套77平米房,從舟山到東北,我爲什麼選擇在鶴崗安了家

李海在火車上坐了兩天兩夜。

從浙江舟山坐大巴到寧波火車東站,花198元買上一張到天津的硬座票。“咔達咔達”,綠皮火車一路向北跑着,窗外的景色顏色在他的眼中慢慢退卻。

經過20多個城市後,時間已經過了23個小時。車站上喊起了“狗不理包子”的叫賣聲,李海下車買了幾個包子後,又匆匆登上了去往佳木斯的綠皮火車。

這段行程,又是24個小時。再坐上一個多小時的大巴,一個陌生卻又跟他的餘生捆綁在一起的城市——鶴崗到了。

5.8萬買套77平米房,從舟山到東北,我爲什麼選擇在鶴崗安了家

鶴崗街景

“不管好壞,還是得買套房。”這個來自浙江舟山的33歲的船員,花5.8萬元在黑龍江鶴崗市買了一套77平米的兩室一廳。

這一套房子的總價,僅相當於北上廣深一平方米的房價。這個發現,像是一扇窗戶,讓不少跟李海一樣想買房又買不起房的人看到了希望。

四五個月後,當李海自述的《流浪到鶴崗,我五萬塊買了套房》的文章在全國爆紅時,另一個網名叫“流浪的老哥”的人,跟着他的腳步,從拉薩坐了28小時的火車到西安,再從西安花300元錢飛到哈爾濱,最後轉火車到鶴崗,整整兩天兩夜的行程,又用一天的時間在同一個小區花3萬元買下了一套47.34平方米的房子。

“在外漂泊十幾年,現在有了家。這個家,就在這本房產證上,上面是我的名字。”買到房的當天,他請李海在鶴崗的小飯館喫飯,桌上是一大盤的烤串。在他曬的照片中,李海笑得很淡然。“昨天,又有一個兄弟帶着5萬元來到了鶴崗。”

關於鶴崗買房事件,知乎上有人評論說,鶴崗只是開始,一切的城市都會迴歸鶴崗,房子是住的不是炒的。

也許吧,在很多人心目中,鶴崗的低房價,是人心中最後一個退路,是打拼到心累時的最後一個希望。

從舟山到鶴崗

我爲什麼去東北買房

在“流浪吧”,可以看到今年5月份李海在吧裏直播的鶴崗買房帖。

在《流浪到鶴崗,我五萬塊買了套房》長文出來後,網上反應很火,“流浪吧”變成了“鶴崗吧”。很多網友來到這個吧裏,想去鶴崗買房。

房子和房價,是這個時代每個人都避不開的死結。

有的人質疑李海的存在,嘲笑“也許這是一篇對鶴崗房產的推介”;也有的人說,千萬別去衰退性城市買房,房子將一文不值;但是,更多的人,從李海的身上,看到了一個希望,他們的希望是,鶴崗的房價不會因此水漲船高。

從繁華的舟山新區到黑龍江的一個地級市定居,也許跟他的經歷有關。

“以後跑船的時候,可能會經過舟山,踏上舟山的大街小巷。但是,那只是經過,是一箇中轉站。”我聯繫上李海的時候,他剛起牀不久,早飯跟中飯連在一起喫,炒了一盤白菜,一個紅燒肉。

他似乎嗜喫紅燒肉,在鶴崗買下房子後,搬進去的第一天,他小小地慶祝了一下,一個人,做了三菜一湯,一道紅燒肉,一條帶魚,一隻梭子蟹,還有一碗西紅柿蛋湯。

鶴崗的菜場跟舟山差不多,想喫什麼基本上都能買到,除了蔬菜便宜以外,肉、魚、海鮮等價格也跟浙江差不多。也有舟山海鮮,比如梭子蟹和東海帶魚,只不過都是冰凍的,對喫慣新鮮海鮮的舟山人來說,這點不太能接受。

李海在鶴崗已經住了四五個月。他回過一次舟山老家,在出租屋裏,他把衣物、筆記本電腦等統統打包,快遞去了鶴崗。一些被子、臉盆等物品,都不要了,賣給了上門收廢品的師傅,賣了幾十塊錢。在鶴崗,這些都有,價格還便宜,一切都是新的。

然後,他頭也不回地離開了舟山。先是坐大巴到寧波,再坐上最便宜的綠皮火車,坐到天津,又從天津坐火車到佳木斯,花了兩天兩夜時間,但是路費只用了400多元。

“其實有不少人選擇在佳木斯買房安家。這裏的房價也不高,每平方比鶴崗貴一千多吧。”李海說,但這個價位對他來說還是有點高。他是個無牽無掛、無親無友又無甚積蓄的人。

他有父親,但是已經好幾年沒跟父親聯繫了,“父親喜歡賭博,也不知道現在在定海的哪個角落裏。我聯繫不到他,也不想聯繫。”

他有母親,從3歲那年,他就跟着母親生活,住在她和繼父的家裏。從他懂事開始,他就想離開這個家。也是3歲那年,他的父親進了監獄,父母離婚,法院把他判給了父親。

父親沒有盡過一天父親的責任。母親也一樣。她看到李海,就會想到前夫,對李海罵罵咧咧,“你是判給你父親的,我沒有養你的義務。”

定海60多平米的家中,李海就是個多餘的人,沒人跟他說話,也沒人管他。

事實上,李海的長大,包括讀小學、初中、中專,父母親基本沒怎麼去管他。他的生活費、學費等等,是父親那邊一位在定海開飯店的親戚給的,“親戚看我可憐。”

李海讀完中專後,立刻離開了家,租房子、工作。他做過保安,做過三年消防兵,後來又考了海員證,跟船,在南北航線的貨船上做技工,修機器。

中間,李海還有過一段“好日子”。他的小伯,也就是父親的弟弟,是岱山一艘漁船的股東,很照顧他,讓他在船上工作,每個月給他開2萬多元的工資。只是沒過多久,因爲一些瑣事,自尊心很強的李海,不顧小伯的挽留,毅然離開。

小伯對他很好,經常會打電話給他,問他缺什麼,給錢給東西。“可是啊,我總不能總拿他的錢吧,這樣很不好意思的。”

李海在鶴崗買了房後,小伯知道後,給他快遞了不少舟山海鮮。

李海還有個二伯,但是基本上沒什麼聯繫。他的爺爺很早就沒了,剩下奶奶在養老院裏住着。“所以,現在我是無牽無掛,孑然一身。老家我也有20年沒回去了。”

李海的老家在岱山的一個小島上,很小很小,島上沒什麼人,只剩下幾戶老人。

鶴崗其實並不是李海首選安家的地方,他最近幾年的工作是跑船,海上半年,休息半年,去了很多地方,比如甘肅玉門、雲南邊境等等,他的主要目的,是去找低價的房子。

“不管好壞,還是得買套房。人人都想有個安穩地方可以住,嚮往有個屬於自己的家。”

他最初想安家的,其實是回到岱山老家。那裏有一幢破舊的二層樓房可供容身,屋前屋後,可以種植蔬菜,數百米外,礁石上有密佈的螺貝,挽着褲腿,一根釣竿或是一張網,對於這個海員來說,不僅輕鬆飽腹,而且美味,可以說是自在餘生。

聽起來很美的想法,但是有一個無法克服的困難,那就是島上沒水沒電。

這是一個離不開Wi-Fi和手機的世界,沒有一個年輕人能夠接受日出而起、日落而眠,沒有一點娛樂的生活。

後來,船上的同事推薦了鶴崗。這是個曾經寫入過教科書的煤城,有煤礦的時候很發達,資源枯竭後,年輕人離開去外地找工作,留下來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整個城市人口在一百萬左右。

今年5月,他帶着5萬多元錢去了鶴崗,先找了個15元一晚的太空艙,第二天去看房。從看房到下定金,一共花了8天時間,77平米的房子總共花了5.8萬元。

“總算有個像樣的家了。”他發現,鶴崗的生活環境不比舟山差,有山有水,空氣好,治安也好,冬天還有暖氣,很舒服。唯一不好的是,這裏的自來水蠻混濁,除了洗澡,喝的只能用超市的純淨水。

5.8萬買套77平米房,從舟山到東北,我爲什麼選擇在鶴崗安了家

在鶴崗排隊取水的人們

在鶴崗待的四五個月裏,李海有時候會去附近逛逛,爬爬山,看看風景。大多數的時候,他安安靜靜地待在家裏。早上10點多起牀,晚上12點睡覺,一個人做飯喫飯,打遊戲。打遊戲主要是玩電腦遊戲,他在網上給人代練,一天能賺100元錢。但是,這份工作不好接,網上,像他這樣的代練很多,沒接到單子,意味着這一天就荒廢了。

天氣漸漸冷了起來,前幾天,鶴崗下了一場雪,雪不大,下了一上午就停了。室外的氣溫在0℃左右,屋裏,暖氣很足,暖和。

5.8萬買套77平米房,從舟山到東北,我爲什麼選擇在鶴崗安了家

對李海來說,快到年底了,他將出門跑船了。這一次,他不再回舟山,北方,也有的是港口和貨船,需要船員。

跑半年,休半年。這不僅僅是因爲年底大家都要回家過年,船員工資會漲不少,更重要的是,他不用一個人在新年熱熱鬧鬧的鞭炮聲、冷冷清清的飯桌上孤孤單單地度過。

現在,終歸是有了個家。下一步,在鶴崗找個女孩子結婚。這是李海接下來的打算。

有人跟着李海的腳步

來到鶴崗買了房

對於很多人來說,李海千里之外買房的“壯舉”,給他們打開了一扇窗戶。

不管是誰,貧窮還是富貴,流浪還是打拼,每個人的心裏,都想要有一個家,都想要一個房本本上寫着自己的名字。

很快,有人跟着李海的腳步,跑到鶴崗買了房子。

前天,李海建的“四海爲家”微信羣裏的網友“流浪的老哥”,在羣裏發了鶴崗房權證,說自己花3萬元買了一套47.34平方米的房子,“房子剛剛過戶”。

他寫了一首打油詩:中我之意。遠落他鄉。山崗寒地。終有一家。方圓千萬裏。無處藏身處。南有普陀山。北有山崗山。頂天立地好男兒。仙鶴引我遊大地。本是男子漢。方知難上難。鼓不在身。方之天萬里。敲鑼打鼓震天響。我心照耀鶴崗。

5.8萬買套77平米房,從舟山到東北,我爲什麼選擇在鶴崗安了家

”流浪的老哥“和李海買了同個小區的房子

小夥姓許,湖北荊州人,26歲。跟李海一樣,父母離異,其他的家庭情況他都不願意多講。

從十年前開始,他就離開家庭獨自謀生,一開始是幫朋友賣鞋,幹過各種各樣的工作。4年前,他本着離家越遠越好的想法,來到千里之外的拉薩,在當地一家酒店找了一份切配工作,現在每個月工資在五六千元。

房本本上寫上自己的名字,是他一直以來的心願。“對我來說,中國之大,在哪裏安家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屬於自己的房子。”

他想在拉薩定居。但是,這裏的房價很高,不管是城區還是郊區,每平方米的價格至少在8000元往上。

看到李海在鶴崗買房後,他懷揣攢了兩年的4萬元錢,前往鶴崗。“花了也就花了,至少有個家了。”

從拉薩到哈爾濱機票要3000元,但是從西安到哈爾濱的機票只要300元。11月3日,他坐了28個小時的綠皮火車到西安,登機,再坐上哈爾濱到鶴崗的火車,8小時後,他站在了李海曾經站過的位置。

天很藍,天氣有點冷,但是心很熱。

去鶴崗前,他提前在網上看好了幾套房子,3.3萬元的是一個頂樓,還有一個4萬元的包過戶。

買房比他想像中更容易,鶴崗的居民比他想像中更加豪爽,不到一天工夫,房子就買下了,就連晚上的住處,鶴崗的中介工作人員都幫他免費安排好了,價格也比之前便宜了許多,47.34平方米的房子,總共花了3萬元。

“奔波大半個中國,就是想有一個自己的家。一個自己的家是多麼的重要。剛看見房本上面寫的自己名字的那一刻,才知道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不再是一個流浪的老哥,而是一個頂天立地有責任的老哥了。”

他發了幾張新居的照片給我,屋子裏空空蕩蕩,只有一張小牀,顯得冷清孤單。

5.8萬買套77平米房,從舟山到東北,我爲什麼選擇在鶴崗安了家

空蕩蕩的房間

5.8萬買套77平米房,從舟山到東北,我爲什麼選擇在鶴崗安了家

窗外

5.8萬買套77平米房,從舟山到東北,我爲什麼選擇在鶴崗安了家

房間內僅有的一張牀

“原先房東留下的傢俱都沒要,全清空了。牆壁要刮白下,花個幾百塊錢,等有時間了再整。”

鶴崗的天氣很冷,這幾天氣溫已經在零度左右。他在外面轉了一天,發現街道很乾淨,天空碧藍碧藍,遠處有山有水,他還看到了排隊打泉水的老人們。“鶴崗就是水質太差了。”

“其實啊,來了鶴崗,你會發現,這個城市不比南方的一些城市差。”

李海買的房子,跟他是同一個小區。李海是A區,他是B區。房子過戶的當天下午4點,他請李海喫飯,李海送了他一個牀墊。

5.8萬買套77平米房,從舟山到東北,我爲什麼選擇在鶴崗安了家

李海送了”流浪的老哥“一張牀墊

一個湖北人,一個舟山人,一南一北,兩個人一起慶祝。從曬出的照片來看,桌上是一大盆烤肉串,看上去分量很足,一元錢一根。

5.8萬買套77平米房,從舟山到東北,我爲什麼選擇在鶴崗安了家

“流浪的老哥”請李海在鶴崗的小飯館喫飯

李海低頭玩手機,長相清瘦,看上去比同齡人要蒼老一些。

“海風吹得。”有羣裏的網友回覆說。

再過幾天,小許會回到拉薩,繼續打工。和以前相比,他已經心有安處。

5.8萬買套77平米房,從舟山到東北,我爲什麼選擇在鶴崗安了家

在拉薩打工的”流浪的老哥“(右)

“沒有自己的房子,那叫流浪。有自己的房子,就算沒在住,那也是家。”他說,就在剛纔,又有一個兄弟帶着5萬元錢來到了鶴崗。

從繁華都市到簡單生活

只是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日子5.8萬買套77平米房,從舟山到東北,我爲什麼選擇在鶴崗安了家

像洗衣盆那麼大的菜價格沒有超過25元的

從這些文字上讀得出來,其中的大多數,經濟條件都不是太寬裕。所在城市的房價,對他們來說,是不可承受之重。

有人稱自己是“鶴崗大軍”,“就在乎鶴崗有位置容得下我沒。”

“好想去鶴崗。”

“鶴崗政府其實應該抓住這波熱點。”

“搞一波團購。”

“24歲,想在鶴崗安家。”

“我希望鶴崗這樣的地方能成爲最後的港灣,這樣更能放心放開了去拼。”

5.8萬買套77平米房,從舟山到東北,我爲什麼選擇在鶴崗安了家

一張張和鶴崗和低房價有關的截圖被拋在了羣裏,讓他們討論得更激烈。

鶴崗北國明珠五期一號樓5.5萬64平方米的房子。鶴崗南村小區4室3廳2衛330平方米帶40平方米地下室、菜地、車庫總價80萬。江源民意小區43.25平方米4.2萬。陽光家園350平方米25萬……

5.8萬買套77平米房,從舟山到東北,我爲什麼選擇在鶴崗安了家

鶴崗的售房信息

也有人在微信羣給大家“潑”冷水——

“東北有很多地方的樓房賣不出去,租不出去……”

“東北有些地方,租房免費,只要幫房東交物業費和取暖費就行了,人口淨流出的地方,以後樓市都不太樂觀。”

也有人在微信羣指責說,“上有老下有小,中間有老婆,跑到黑龍江鶴崗那種小地方買套房子過下輩子,不現實,想想就行了。”

在知乎上,有人問出了“如何評價男子花5萬塊在黑龍江鶴崗買房,發帖直播全過程”的問題,截至昨天有了1631個回答。

網友曹豐澤說,談不上隱居,只能算是活明白了吧,想清楚了自己活着是圖個啥。5萬元錢不多,大家都有5萬元。鶴崗是個地級市,市區幾十萬人口,環境設施齊全,基本生活和娛樂活動都有保障。這種小城其實很多。不僅東北有,內地許多城鎮都有的,環境也不見得比鶴崗差。

5.8萬買套77平米房,從舟山到東北,我爲什麼選擇在鶴崗安了家

看起來不錯的鶴崗

他最後歸納說,“明明5萬就能喫上大肘子,爲啥要花500萬喫清水煮白菜。”

網友昌平吳亦凡回答說,假設有一天,你還不起每月上萬的房貸,或受夠了一線城市工具人的身份,此時你不要絕望。你要記得有這樣一個邊境小城,她之於你就像穆念慈之於楊康,她永遠爲你敞開大門,她就是鶴崗。終有一天,你會厭倦與同齡人無休止的攀比,那時心力交瘁的你,必然踏上也必須踏上駛往鶴崗的列車。

網友妄明回答說,鶴崗是個好地方,不過大家也別急着趕往鶴崗。不用擔心鶴崗的房子被買走,或是再次被炒起來。鶴崗只是一個開始,前兩年,大家都要往大城市湧,你看現在,僅僅幾年過去,多少人開始退往二線、三線城市。一切的城市都會迴歸鶴崗,房子是住的不是炒的。

……

陸陸續續的,還有人來到了鶴崗。

李海他們在這裏找到了家,也許還找到了簡單生活的新方法。

5.8萬買套77平米房,從舟山到東北,我爲什麼選擇在鶴崗安了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