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民營經濟暖風勁吹 民企代表:“成都這片沃土滋養了我們快速成長”

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努力,民營經濟已成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創業創新的主體力量、吸納就業的主要渠道和創造財富的主要來源。

結合學習貫徹中央政治局會議關於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的有關精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11月8日,在中國第19個記者節當天,成都市記協決定進行主題爲“走進民營企業,感受民營經濟活力”的採風活動。

當日,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多家媒體,走訪了通威集團、新網銀行、極米科技三家民營企業,切身體會到了成都民營經濟的生機與活力。

民企代表:成都這片土地滋養了我們

通威集團是在成都發展起來的國內知名民營企業代表之一。

通威國際中心體驗中心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攝

通威創立於1982年。1994年,通威總部從眉山正式搬到成都,並開始進軍全國市場。通威集團從最初的幾畝小小魚塘,目前已發展成爲擁有遍佈全國各地及海外地區共170餘家分公司、子公司,員工近3萬人的現代企業集團。2017年,通威集團銷售收入超620億元。近年來,通威還完成了從單一飼料生產,到以“互聯網+”思維構建水產生態圈;從跨界新能源,到融合創新“水下科學養魚,水上光伏發電”的“漁光一體”模式。

11月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參觀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S2車間時看到,整個車間無人化程度極高,機械臂正處理電池片、還有機器車在做運輸。

“這是目前行業內最先進,也是自動化最高的一個工廠。”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總經理蕭聖義介紹稱。

蕭聖義告訴記者,通威太陽能目前產能利用率約爲120%,已連續50個月滿產滿銷,並連續盈利。據介紹,截至2018年11月,通威太陽能累計獲得有效授權專利161項,其中發明專利16項、實用新型145項,另外獲得軟件著作31項。

受到成都這片土地滋養的不僅有傳統行業的民企,一些新經濟領域的民企也在此不斷成長。如在國內率先提出了“無屏電視”的產品概念的極米科技,這這是一家處於高速成長期的沉浸式互聯網公司。

極米科技市場增長副總裁郭雪晴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12年公司來到成都時,當時國內整個創新創業的環境還不那麼熱烈,選擇成都是看重成都絕佳的整體環境。她說,在成都安適的環境下,更能潛心做研發。

極米無屏電視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攝

郭雪晴切身感受到了成都近年對新經濟領域的更多政策支持。她表示,從2013年開始,能明顯感覺到成都市對新經濟明顯的政策扶持和幫助,並且整個政府的公共事務效率非常高。

“從上至市委、市政府,下至天府軟件園,都有許多舉措幫助像我們極米科技這樣的硬件公司,幫助我們建立產業鏈上下游的配套。”她說。“極米科技整個的發展過程中,都離不開成都的大環境。極米科技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受到了成都這片土壤的滋養。”

快速壯大民營經濟佔據“半壁江山”

通威、極米科技等民企的快速成長,是成都民營經濟不斷壯大的縮影之一。

數據顯示,1978年到2017年,成都民營經濟增加值從1.24億元增加到6746.4億元,佔全市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從3.4%提高到48.6%。

成都民營經濟體量不斷壯大,更多領域的新興民企也不斷湧現,比如2016年12月28日正式開業的新網銀行。新網銀行是全國三家互聯網銀行之一,也是四川省首家民營銀行。

新網銀行內飾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攝

新網銀行副董事長江海稱,新網銀行的設立就來源於中央支持民營銀行的政策。“新網銀行設立後,我們就像一顆種子,播種在成都這塊豐饒的土地上”,江海說道,從新網銀行開業到發展過程中,不斷得到了四川省、成都市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高度關愛。

他還舉例稱,成都市和高新區都給了新網銀行非常好的扶持落地政策,給予其從國外、外地引進大數據專家的特殊人才通道等等。“這些,都是讓新網銀行最近兩年得以茁壯成長的原因。”

近年來,成都十分重視民營企業發展,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明確提出,堅定不移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充分發揮民營經濟作用,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堅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消除各種隱性壁壘,在融資服務、財稅政策等方面一視同仁,激發民營經濟活力和創造力,讓成都成爲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的沃土!

鼓勵創新創業,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民營經濟對成都貢獻已近“半壁江山”。

數據顯示,2017年,成都全市民營經濟增加值達6746.4億元,同比增長8.2%,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48.6%。當年,全市民間投資突破5000億元,同比增長9.1%,佔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53.9%。與此同時,2017年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47.9萬戶,同比增長43.2%,其中新登記民營主體達46.9萬戶,佔新登記市場主體的98%。

每日經濟新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