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

五、在中国,有一种“免费”意识叫做“熟人好办事”,本来希望少花钱,结果砸了更多的钱才办好一件小事,回头想一想,得不偿失。

妈妈给我讲过一个故事,家里的热水器坏了,有一个熟人就是修这个的,找他过来修不用花钱。为了请熟人过来,妈妈在家烧了一桌子好菜,陪着客人吃吃喝喝,然后还买零件找图纸,从吃饭到修好,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

最后,妈妈算了一笔账,一桌子饭菜外加酒水花了200多,还搭上了一下午的时间,又是陪笑脸又是欠人情,还不如出去找一个维修工修理的专业快速呢。更别提浪费的这一下午的时间能干多少有价值的事情。

六、这个世界上,资本从来不是活雷锋,羊毛永远出在羊身上。

去过酒吧的人会发现,虽然有些商家会提供免费瓜子花生等小零食,但是酒水饮料会比超市贵出很多。这是商家给客人设下的免费的圈套:多吃花生等干果容易口渴,口渴必然要喝水,就会带动酒水饮料的消费,而这正是酒吧赚取高额利润的一个渠道。

平时,我们使用百度搜索引擎都是免费的,结果搜出来的前几条基本都是竞价广告,最可恶的是医疗竞价广告,真实性难辨。对于百度来说,使用搜索引擎的网友就是他们为广告商带来的流量产品。

顺便说一句,如果商家为你提供免费的商品或者服务,从本质上讲,你已经不是他们的客户,而是他们的产品。也许,你被商家卖了,还在帮他们数钱。

七、还记得当初激烈的外卖之争吗?美团、饿了么等商家疯狂烧钱大搞补贴大战。锣鼓喧天,外卖小哥腿都快跑断了。随着各大团购网站逐渐站稳脚跟,收割了一批批忠实用户后,你会发现外卖的价格也没有那么便宜了,运费也越来越高了。

一旦你习惯了点外卖的模式,即使免费的馅饼没了,优惠套餐结束了,你却依旧戒不掉点餐的习惯,只好一边骂着价格又涨了,一边乖乖地付费订餐。

这种模式,有点像“养猪模式”,打着免费的旗号,把猪养肥了再杀。

这一招,滴滴在拓展市场的时候也用过,各种烧钱的优惠券铺天盖地砸向用户,逐渐培养起来了人们接受共享汽车的经济模式,到后来滴滴叫车的价格也不再便宜了。那些养成滴滴叫车习惯的用户,尽管车费提高,还是手贱地一直用下去,毕竟可以在家坐等叫车上门接送,胜过在寒冬腊月在马路上苦哈哈的打车吧。

八、最近,你注意到么?许多旅行社会推出特价游活动,比如999元一价全包逛遍港澳。价格之低,令人心动。这简直是旅行社分分钟赔钱的节奏,最后坑的却是爱贪便宜的人。

背后的真相到底有多可怕?当高端人士的钱没有那么好挣时,旅行社把目光放到低收入人群身上,团购门票、预定低价酒店,压低导游工资,让导游吸引游客消费的提成作为收入来源,这必然导致强买强卖,服务态度差得甚至会出现辱骂、打人的壮观一景。

这些参团的消费者原以为只花几百元就可以享受舒适的旅行,结果一路上或被忽悠或被强制地买买买,一不小心花掉几万元的例子比比皆是,远超旅游团费本身,甚至很多人买的是假货,花了冤枉钱还受气。

当低价旅游团负面新闻层出不穷时,为什么还有很多消费者前赴后继地往坑里跳呢?贪便宜的心态在捣鬼,想免费甚至低价享受超出价格本身的旅行,你不吃亏上当,难道还能商家良心发现吗?

这样的例子生活中比比皆是。

再比如,每逢国庆、春节,堵在告诉路上的自驾车都在告诉我们一个残酷的事实,免费的东西付出的代价太惨痛了,陷入无止境的拥堵,一点点把假期的美好心情破坏掉了。

九、最后,再讲一个例子。我经常路过一个药品超市,每天早晨都会看见有很多老头老太在排队。排队干嘛呢,发现他们不是在领鸡蛋,就是在领水果。

这些免费的鸡蛋和水果不是免费领的,领了就要进去听所谓的老专家讲养生保健课,听完课还能再发点免费的营养品试吃小样。至于课程的内容,无非就是推销包治百病长生不老的保健品。

刚开始这些爱占小便宜的大爷大妈们只是为了那点免费的鸡蛋去听课装样子,谁知道一不小心被卖保健品的专家洗脑了,忽悠得大爷大妈疯狂往里砸钱,连子女劝说都不管用。这些老人们每次几千的往里砸,还能时不时获赠一壶油之类的小礼品,被用小恩小惠继续哄骗者。结果他们辛苦积攒一辈子舍不得花的积蓄,都被这帮保健品传销者骗走了。

免费的东西到底贵不贵?真的很贵,能骗到人执迷不悟,甚至倾家荡产在所不惜。

所以,这个世界上,不要总想着不付出代价就能获得有价的商品。正如对于鱼儿而言,诱饵永远是免费的,然而贪吃诱饵的代价却是失去生命。所有的免费商品,都在暗地里标上了你看不见的价格,不过是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以其他的形式进行了支付。

关注《期赢家》微头条,天天早间送福利!!!

期赢家

罗宾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