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七鮮生隨後聯繫上了花攤的主人楊女士,據她表示,自己原本就開有一家花店,去年7月的時候,自己的合夥人來小區裏玩,剛好和物業的工作人員熟悉,雙方聊着聊着,就有了設置一個無人花攤的想法,“對於這個,我也是很支持的”。據小區保安介紹,這處花攤在去年8月出現在小區,花的品種變化不大,自己經常會幫忙澆澆水,其他沒有進行太多維護,花店的人也會偶爾過來對花草進行修剪,“買的人不算多,偶爾會有人買”。

在小區裏擺一個完全沒人看管的花攤,會有什麼結果?去年,福州的楊女士有了這樣的想法,並進行了實踐,現在,近一年時間過去了,結果如何呢?

今天上午,小七鮮生按照車友李先生的爆料,來到福州鼓樓金明苑小區,剛走進大門,就在一側的圍牆邊,看到了一組花架,架子上擺放着10幾盆鮮花,品類包含菊花、梔子花等。

試一試,她在福州一小區開無人管理花攤,一盆花都沒丟

這處花架,初一看,像是業主種養的,不過花架邊的兩塊展示牌,顯示這是一處花攤,而且是無人的自助花攤,展示牌上寫有店鋪的名字,還有花的價格以及支付二維碼。

試一試,她在福州一小區開無人管理花攤,一盆花都沒丟

據小區保安介紹,這處花攤在去年8月出現在小區,花的品種變化不大,自己經常會幫忙澆澆水,其他沒有進行太多維護,花店的人也會偶爾過來對花草進行修剪,“買的人不算多,偶爾會有人買”。

試一試,她在福州一小區開無人管理花攤,一盆花都沒丟

小七鮮生隨後聯繫上了花攤的主人楊女士,據她表示,自己原本就開有一家花店,去年7月的時候,自己的合夥人來小區裏玩,剛好和物業的工作人員熟悉,雙方聊着聊着,就有了設置一個無人花攤的想法,“對於這個,我也是很支持的”。

楊女士說,自己剛開始,就是想着成本也不算高,即便偶爾有人不付錢,搬走一兩盆花,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抱着試一試社會誠信度的想法,在去年8月把花和花架擺進來了”。

令她沒想到的是,將近一年時間過去了,這處花攤一盆花也沒丟過,“就是買的人不算多,賣了8盆左右吧,但我還是很開心的。”

楊女士說,從經濟價值來看,肯定是虧本的,因爲銷量不高,而且花草擺在露天的地方,損耗很大,養護成本高,所以未來不會再設置更多的無人花攤,但這處花攤,會爭取一直開下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