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的偶像股神巴菲特很早就在其致投资者的信中,告诫我们:不要浪费时间看股价,他们只是市场的噪音而已。小红正好最近在看一本书—《解读基金:我的投资观和实践》,书中也有类似的观点:短期投资有风险,而且风险很大;长期则无风险,或者风险很小。而且书中用了美国股市过去77年的投资收益数据作说明:

图1:美国股市过去77年投资收益说明

(数据截取自1925-2002年)

从美国股市的数据来看,投资期限越短,亏钱的概率越高,而且最大亏损也越大;但是如果连续投资二十年的话,是没有出现亏损的,就算是期间遇上了各种崩盘,最终也能获得正收益。数据显示要是从1925年一直持有至2002年的话,收益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775倍

当然,估计很多球友要跑过来说了“那是美股的历史数据,他们的市场机构占多数,人家是一直涨涨涨的慢牛,并不像中国的A股这样,我们是散户占主导,适合短炒,所以他们的股市规律并不适用于中国的A股。”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小红也和大家有一样的疑虑,毕竟国情不一样,不过小红可是个好学的宝宝,要知道做投资需要严谨,光靠感觉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靠数据说话,所以小红就自己动手测算了一下过去A股的短期与长期投资回报数据,得出的结论是,长期投资这个论点在A股市场同样适用!

图2:A股市场短中期投资收益说明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取自:1990.12.19-2018.11.6)

注:上面计算的是上证指数的投资收益,日内投资的收益由于早期未实行涨跌停制度,所以出现涨跌幅超过10%的情况。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现象:

1.从亏损的概率来看,投资时间越长,亏钱概率越低。日内投资、投资一个月、投资一年和投资两年亏钱的概率甚至接近50%,这其实是也抛硬币猜正反面的概率是差不多的;

2.从投资收益来看,投资时间越长,投资收益中位数越大。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这种情形呢?

在小红看来,投资就是经济社会的进步叠加概率因素,而长短期投资的话,主要是看这两者谁起的作用更大。

短期投资的话,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效用还无法及时地显现出来,主要还是概率起主导作用,因而会出现赚钱和亏钱的占比差不多的情形。而如果是长期投资的话,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够及时地反应到投资当中去,从中起主导作用,而概率将会被弱化。

如果要是在上证指数1990年的100点买入,持有至2018年11月7日的28年里,收益率将达到26倍,年化收益将为12%,这个数字刚好就是我们多年的经济增速,也和我们的货币增长速度是相当的。也就是说从过去的历史数据来看的话,在什么都不做的情况下,你只要持有不动就能够轻松的达到巴菲特的收益了。

多动未必有益,不动未必无益。太过于专注短期的预测,只会让自己迷失在k线的波动中,而简单的长期持有,即有可能打败市场上的绝大部分投资者。

$华宝红利基金(F501029)$ @今日话题 @蛋卷基金 @哔哔嘟嘟 @爱眉小札 @小小储蓄罐 @指数ETF投资 @银行螺丝钉@物不足智不明 @饕餮海 @青春的泥沼 @指数基金投资 @陈达美股投资 @hackerneo @身没动心已远 @阿里巴巴 @持有封基 @天天静心课@一品布衣 @西西定投@翌日明星 @小蘑菇Mo @昵称可以吃 @安娜2012 @Yan妍yan @王隽 @heodora@ice_招行谷子地@李白水 @超级巴飞特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