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集中推出的7只科創板基金中,在名稱裏其實並沒有科創板這三個字,而是選擇了“科技創新”,也就是說,這些基金的投資範圍可以不限於科創板,也可以投資主板、創業板和中小板的科技類股票。就企業價值來看,科創板的公司並沒有已經上市的公司那麼值錢,如果被炒的太兇,這些股票可能會被推到一個很高的估值,甚至超過主板。

截至4月27日,上交所一共受理了93個科創板申請。申請的公司主要集中於3個領域:生物醫藥、高端設備、新一代信息技術。

科創板的門檻不低,只有有錢的老股民才能加入。

具體來說,投資者需要在20個交易日,日均資產大於50萬,同時有2年以上的證券交易經驗。

當然,達不到門檻也沒關係,還有另一種參與方式:科創板基金。

4月22日,7只科創板基金獲批,剛剛拿到批准的易方達,於26日就開放了購買窗口,結果當天就獲得了102億的認購,基於該基金只有10億元的限額,所以每人只能分配到認購額的10%左右。

在易方達的數據刺激下,原本還在醞釀的其它基金也提前上線,並在螞蟻財富、天天基金、銀行APP、微信和支付寶等多方渠道開了窗口,大力宣傳,搞出了一副“錯過這個村,就沒這個店”的架勢。

切勿盲目“買爆”,科創板基金還未必靠譜

長期以來,在外國上市的中國科技公司都有着不錯的成長率,給投資人帶來了豐厚的回報,那麼有着中國納斯達克之稱的科創板,能在何種程度上改變中國股市,能帶領股民一同發財嗎?

科創板改革力度空前,但增長空間相對有限

首先從戰略層面來講,科創板絕對是A股有史以來力度最大的改革。

A股的體系是舶來品,卻是自上而下的設計,它最早是幫助國企脫困的工具,爲經營不佳的國有企業拉融資,甚至各個省都有規定的上市指標。

此後國家嘗試過多次A股結構改革,想讓它變得更開放,更市場化。但無論是創業板還是CDR,都沒能帶來本質的改變。

和美股不同,A股是審覈制,證監會負責審覈,同意就可以上市,不同意就上不了。審覈的標準是落後的,它對企業盈利能力有高要求,也不允許同股不同權制度的存在。

於是在過去30年的時間裏,中國股市錯過了一批又一批的科技互聯網公司,從老牌的新浪、BAT,到新興的小米、美團等等,不是去了港股就是去了美股。

切勿盲目“買爆”,科創板基金還未必靠譜

而科創板最大的變化,就是把審覈制改成了註冊制,審覈方從證監會變成了上交所,上交所審覈通過後,再轉給證監會,後者會在20個工作日內決定是否給予註冊。

具體的流程是這樣的,受理-審覈問詢-上市審議-證監會註冊-發行上市。

同時,科創板允許尚未盈利的公司上市,允許不同投票權架構的公司上市,允許紅籌和VIE架構企業上市。

目前,78家申請的企業已經進入了審覈問詢的階段,其中微芯生物、晶晨股份對上交所提出的152個問題進行了答覆。

在科創板的上市流程中,這可能是最難的一步,如果回答的不夠好,上交所會進行第二輪審覈問詢。無論如何,第一批科創板企業肯定會在今年上半年成功上市。

但問題是,93家企業在各自的領域中,並沒有多少佼佼者,大多處於行業第二梯隊,亦或行業本身的規模有限。

比如最受關注的傳音控股,其主要市場在非洲,雖然出貨量很高,但2018年淨利潤只有6.57億,和小米在2018年手機部分的淨利潤差了50億,和華爲、蘋果、三星等相比更是小兒科。

晶晨半導體主要爲小米百度等智能音箱提供芯片,智能音箱市場雖然火熱,可它在國內的滲透率並不高,根據GfK全國零售監測數據顯示,去年中國智能音箱的銷量僅爲165萬臺,市場規模只有3.1億元。

瀾起科技是國內較爲知名的芯片公司,爲雲計算和AI領域提供芯片和整體的解決方案,瀾起曾於2013年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但上市僅一年後涉嫌財務造假,被強制摘牌,這次申請科創板也不乏質疑。

至於真正人們熟知的未上市公司,比如滴滴、今日頭條、螞蟻金服等,科創板的體量夠嗆能滿足它們的胃口,而缺乏了這些獨角獸,科創板本身的增長潛力就大打折扣。

不過,NextTech認爲,科創板會在短期內有不錯的市場表現,就像之前的創業板、MSCI、CDR、一帶一路基金一樣,由於高層的推動和改革的力度,科創板依然會帶動一波高潮。

只是從長遠來看就不好說了。就企業價值來看,科創板的公司並沒有已經上市的公司那麼值錢,如果被炒的太兇,這些股票可能會被推到一個很高的估值,甚至超過主板。

但我們上面說過,這些公司裏少有滴滴那種鉅額虧損,但潛力很大估值很高的企業。也就意味着,如果科創板被推到過高的估值,大概率會出現泡沫破裂股價暴跌的結果。

根據第一財經的報道,上交所也已經關注到科創板一級市場估值虛高的問題,在對企業審覈的問題裏,着重要求列出經營風險和對賭協議等隱藏條款。

火爆的科創板基金,從很多方面來看都未必成熟

再說個人層面,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科創板基金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渠道。

目前集中推出的7只科創板基金中,在名稱裏其實並沒有科創板這三個字,而是選擇了“科技創新”,也就是說,這些基金的投資範圍可以不限於科創板,也可以投資主板、創業板和中小板的科技類股票。

各家基金投資的比例不一樣,比如易方達,投資於“科技創新”證券的比例爲50%-90%,除了科技股外也會投別的,比如填配30%的債券。而匯添富和富國的基金更狠,投股的比例寫着0-95%,理論上想投啥就投啥,非常模糊。

切勿盲目“買爆”,科創板基金還未必靠譜

更關鍵的是,由於基金早於科創板的正式上線,所以在前期,並沒有可以選擇的標的,基金的建倉結構是不透明的,那麼早期只能通過基金經理的閱歷來判斷。

在支付寶和微信這兩大渠道里,基金經理的包裝都非常好,不乏“科技股專家”、“表現優異”等標籤,但沒有給投資者什麼具體的信息。

切勿盲目“買爆”,科創板基金還未必靠譜

通過調研,NextTech發現這些基金經理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完美無缺。

最早發售的易方達,派出了兩名基金經理,其中蔡榮成沒操盤過任何一個基金,劉武的投資經驗年限也只有0.36年。總體來看有給新人練手的嫌疑。

嘉實科技的王貴重,根據有限的資料顯示,他是TMT行業(Telecommunication、Media、Technology電信、媒體和科技)的研究員,但從未運作過公募基金。

說的不好聽點,只會“紙上談兵”。

切勿盲目“買爆”,科創板基金還未必靠譜

富國基金的李元博,擁有投資高新企業的經驗,但也不是那麼專一,去年就投資過伊利這種消費股。

他掌管的富國創新科技混合,重倉的前三位是吉比特、中旗股份和完美世界。第一個和第三個是做遊戲的,中間的是做農藥和化肥的,和高科技沒有直接關係。

另一隻基金富國創新科技,從2015年11月接手運作至今,總回報-6.28%,跑輸業績基準。

切勿盲目“買爆”,科創板基金還未必靠譜

南方科技創新混合的茅煒,有3年多的投資經驗,但他覆蓋的領域很廣,從傳媒、醫療到教育和軍工都有涉足,成績也不突出,有的基金從成立以來還跑輸了大盤。

目前他手上還有4只基金,放到科創板上的精力可想而知。

切勿盲目“買爆”,科創板基金還未必靠譜

匯添富科技創新的劉江有清華大學工學碩士和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碩士的雙學位,他倒是足夠專一,操作過的5只基金都是醫療行業,但從業績來看,有4只基金的年化回報不足5%,總回報率也很低。

工銀科技創新3年中的袁芳,任職以來的基金回報率很高,而且成功扛住了熊市,穩中帶強。只是她手下運作的兩個基金,一個是文化產業,一個是新生代消費,並不十分對口。

可能有人要說基金主要還是看大盤漲幅,這話沒錯,但科創板的公司很多,質量參差不齊,漲跌幅的範圍更大(開始5天沒有跌漲幅限制,之後是20%的跌漲停板),有些公司也並沒有正向的收益。不同的主題選擇,不同的股票搭配,不同的佔股比例會對最後的結果產生很大影響。

我們可以拿創業板來對比,現在回頭看在2009年,第一批在創業板上市的28家公司,箇中差別非常大,有的緩慢增長,有的跌去95%市值,有的翻了10倍。

切勿盲目“買爆”,科創板基金還未必靠譜

這不意味着這些基金經理能力就是不行,也不是說中國沒有好的基金經理,只是說在優秀科技股長期缺失A股的環境下,中國並沒有培育出多少專業的科技基金投資經理。再加上科創板和科創基金準備時間之倉促,各大基金公司未必派出了最適合的人選。

再有一點,就是中國投資環境的差異,根據《中國經濟週刊》2018年1月的數據,中國股市的個人投資者比例高達99.73%,機構投資者佔比0.27%。

而在美國,散戶大約只有5%,90%以上都是類似基金公司這種投資機構。在這種語境下,中國的基金相對來說也不會很成熟,基金經理的更換可能沒有通知,相關信息的紕漏可能不完善,甚至在基金的宣傳上也有一些誤導的嫌疑,還會遇到行政干預...

從多個層面來看,科創板更像是試驗田,是中國股市和資本市場爲了適應現代公司制度,適應全球投資趨勢而不得不做出的改革。它來的不是太早,而是太晚。

近期,NEXTTECH 將會開通專業科創板股票分析內容,希望大家能夠持續關注拍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