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8 12:5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孫良

今年5月份以來,根據總結提升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七大工程的總體部署,紹興全市上下按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綜治中心建設與管理規範》國家標準和《關於加強鄉鎮(街道)綜治中心規範化建設的指導意見》(浙綜委[2017]6號)的有關要求,全面開展縣、鄉、村三級綜治工作中心規範化建設,通過抓硬件建設、抓職能整合、抓作用發揮,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紹興市通過大力推進綜治視聯網建設,縣、鄉、村三級視頻網絡系統實現了100%全覆蓋,全部接入同級綜治中心。在此基礎上,結合“雪亮工程”建設要求,接入公安視頻監控資源,打造綜治視頻共享平臺,實現聯網互通。督促指導各區、縣(市)、開發區對照綜治中心建設規範標準,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簡潔直觀、便於操作的樣本,做到名稱、功能、辦公場所、上牆內容“四統一”,組織結構圖、工作職責、工作制度、任務清單、網格網絡圖要素“五上牆”。

紹興市還以綜治辦爲依託,有效整合綜治、信訪、公安、司法、流動人口、衛生計生、公共安全、安全生產等部門單位,利用現有辦公條件,進行重新梳理、完善、提升,對性質相同的工作內容、職能相近部門單位實行統一歸口。並設置羣衆接待窗口、矛盾糾紛調解室、綜治指揮室、心理諮詢室等功能場所,規範了綜治中心建設。同時,按照“基層治理四平臺”建設要求,進一步強化鄉鎮綜治工作平臺,積極與其它三個平臺的銜接,充分發揮綜治工作平臺在基層治理中的引領作用。

目前,紹興市綜治中心已成爲基層社會治理的樞紐和重要組織形式,在綜合治理、維護穩定和平安建設中發揮着重要作用。結合全科網格建設,各級綜治中心常態化組織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定期分析社會穩定形勢,協調推進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有效落實源頭預防化解措施,將基層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做到“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處置、第一時間上報”。

眼下,紹興6個區、縣(市)、濱海新城及118個鄉鎮(街道)的綜治工作中心規範提升工作已經全部完成,完成率達到100%。各地村(社區)綜治工作中心也在建設進展之中,截至今年9月,越城區完成率約60%,柯橋區完成率約46%,上虞區完成率約47%,諸暨市完成率100%,嵊州市完成率約67%,新昌縣完成率100%,濱海新城完成率約32%。,全市村級綜治工作中心整體完成率達72%。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