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12月12日電 (記者 魏建軍 高瑩)“養牛寫字兩不誤,修身養性的同時,把錢也賺了。”甘肅平涼崆峒區柳湖鎮王坪村村民海新安不僅成了當地知名的“牛人書法家”,也成爲了村裏的致富帶頭人。

白天推着草料車“伺候”肉牛,晚上夜深人靜筆墨書寫人生,這是年過五旬的海新安每日的“必修課”。他熟讀唐詩宋詞,筆墨間行雲流水。“白天看起來是農民,晚上就成了藝術家。”海新安說,在農村,這種穩穩的幸福能“溢”出來。

1999年,海新安放棄了幹了十幾年的“牛皮生意”,開始嘗試發展養殖業。起初引進了50頭肉牛,親自操勞並學習養殖技術和“醫學知識”,逐漸壯大其“牛舍”。

圖爲海新安爲“求字”的客人寫字。 魏建軍 攝

圖爲海新安寫的書法作品。 魏建軍 攝

海新安告訴記者,2001年,他開始採用玉米全株帶穗做青貯草和玉米芯用AM原液生物製劑的發酵配方飼餵肉牛,經過多年實踐,用這兩種飼料餵牛,每頭牛的養殖成本能降低500元,而且出肉率高、瘦肉多。

就在牛養的“風生水起”時,2007年,海新安養的牛出現了嚴重的“口蹄疫”傳染病,損失慘重。爲此,他找到了中國農業銀行崆峒支行,貸了40萬元的惠農貸款,度過了難關。後來,村裏養牛戶遇到資金困難,他就幫忙聯繫協調去找銀行貸款。

中國農業銀行平涼市崆峒區支行行長賈治國介紹說,”“養牛特色產業貸”是農行惠農e貸的1個子產品,是依託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專門爲養牛農民設計的一款線上化、批量化、便捷化、普惠化的貸款產品。不僅業務申請流程簡單、操作便捷,而且支持櫃檯及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多種渠道辦理。

2017年,海新安通過該行“養牛特色產業貸”貸了100萬元,擴大了養殖規模,也緩解了資金緊張的問題。他說,對於養牛戶來講,可線上自助申請,等系統自動審查審批後,貸款很快就到賬,並且可以循環使用、隨借隨還,很實惠。

如今,海新安的牛產業已初具規模,他不僅帶動村裏發展規模養殖戶60戶,養牛380頭,併爲養殖戶傳授育肥經驗和科學養牛方法,以及提供信息、指導銷售。

王坪村也因此成爲了柳湖鎮畜牧產業發展示範村,海新安也被崆峒區政府授予“十佳科技致富帶頭人”。

在近20年的養牛生涯中,海新安養的牛已遠銷南方,而他寫的字,也掛在了千家萬戶,每天上門向他“求字”和學習養殖技術的人絡繹不絕,村民們都叫他“牛人書法家”。(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