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走红的5岁牛娃简历其中一页

  文/莫小年,学吧写作组成员

  最近,5岁“牛娃”简历的新闻又掀起一阵不大不小的热议,烘托也灼烧着我们的焦虑。这篇文拟从个体、家庭和阶层三个层面,探索“牛娃”背后的社会性因素。

  1 年龄焦虑

  年龄是生物学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的构造,后者表现为生命历程中对特定年龄段之任务或成就的制度性规定与普遍化期待,如“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等。

  但生理年龄与社会年龄的关系并不是天然、自动与不变的。一方面,二者可能一致,亦可能错位,出现生理年龄滞后于社会年龄、生理年龄同步于社会年龄、生理年龄超前于社会年龄等三种情形,它们分别对应于loser、“大家”“别人”、winner的符号。显然,对年龄的介怀,嵌入在工业社会肇始的虚化时间之事实中。

  这样的分类很粗糙,关键在于:不同于有着明晰而公认的标准的生理年龄,社会年龄所对应的形象,会伴随社会的分化与多元化,愈发不定而可塑,充满差异和流变。

  但我们似乎可以提出一些值得关注的“原则”:其一,参照群体与情境定义,影响着特定个体对社会年龄的理解;其二,市场竞争与消费文化,在差异化逻辑下推崇成功、控制、欲望,不断拔高社会年龄的标准;其三,现代化拓殖加深了人们的不安感与不确定意识,人们对于社会年龄暗示的社会机遇空间愈发敏感而脆弱。

  儿童的发现曾经是家庭史中的显著变化,虽然儿童不再是小大人,可是我们从来没有停止用“大人”的眼光去剪裁、对待与评判儿童。在5岁稚子的非凡简历中,幼龄意味着抢先一步占得的先机,是在高速流转的世界里获得救赎的表征。

  2 家庭焦虑

  家庭是法律与经济意义上的社会组织,也是文化和心理层面的共同体,由此可至少归纳出家庭的三重身份:其一是作为地位,即以社经标准度量之;其二是作为面子,如“别人家的孩子”;其三是作为关系,包括代际和性别等维度。日常生活中,三者常常混合而作用。

  子代是父辈生命的延续,这观念虽然如今不再见于光宗耀祖的话语中,但其影响似乎并未消散。许烺光先生曾以“父子一体”来解释富不过三代的现象,在宗法家长制中,亲子间侧重一代代的、水平式的延续,年少坐享荣华,难免坐吃山空。

  经历了阎云翔老师所说的个体化对家本位的冲击与改造,除父子关系的神圣性被祛魅外,说借尸还魂也好,说老调新谈也罢,总之可以见到,父子一体的形式包裹住文化资本等的马太效应,而“大放异彩”。亲子间强调下一代的、在等级上的超越,亲职的重要性弥增,对“牛娃”的关注,便隐约折射出这样的亲子关系。

  3 阶层焦虑

  “中产”的意象,总在乐此不疲地挑动着人们的神经,育儿是其中的一项,密集的亲职投入,与中产的世界紧密相关,某种程度上传递出其忧思。

  王明珂先生在分析华夏认同时指出,“强调文化特征以刻画族群边界,常发生在有资源竞争冲突的边缘地带;相反的,在族群的核心,或资源竞争不强烈的边缘地区,文化特征则变得不重要。”

  一方面,我们承认如今,所为比所是,对于身份界定更加关键,因而包括中产在内的身份实践是持续而动态的过程。另一方面,如李春玲老师所言,“中产身份认同焦虑是中产意识形成的一个过程,是中产意识的一个部分”,焦虑激荡自觉,正是主体处在不稳定的边缘而意欲获得更多资源、流动入中心的诉说。

  学区房、考家长、牛简历,近年来中产育儿的新闻屡屡出现,对中产焦虑的探讨增多,也不乏检视公共服务不足而不均的声音。不论是否意识到对于系统性矛盾的个体传记式解决的“阴谋”,我们都需要做出自己的因应。现时代,每个人的自处如此与自我相关,却又如此赖于外界,5岁牛娃之后,还会有更多、更年少、更耀眼的牛孩子和牛家长出现(当然,文中没有考虑泄露孩子信息的不道德),这背后,是这个时代留给我们的深刻影响。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