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朋友圈洋溢着初雪的喜悅,南方諸多城市都飄起了可愛的小雪花↓↓↓

杭州

杭耳風 攝

上海

廣東也不甘示弱

但是,很多北方地區卻仍然沒有下雪,尤其被降雪包圍卻格外乾燥的北京,自十月份京郊山區迎來第一場雪以後,就開始默默不說話……

我們都知道,降雪的分佈特點是北方多南方少。

北方冬季寒冷,整個冬季氣溫經常都在零度以下,可以滿足形成降雪的氣溫條件,所以相對來說北方更容易見到雪花飛舞。而南方降雪概率相對要低一些,且多是雨雪交雜,難以見到明顯積雪,在粵犬吠雪的廣東,下雪更是極爲罕見。

爲什麼這次“北國無雪訊,南方雪霏霏”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是否具備下雪的必要條件。

我國各地冬季的雨雪天氣概況

一般來講,進入冬季後除華南和雲南南部無冬區外,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最低溫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

黃河流域和華北地區氣溫也穩定在0℃以下,已漸有積雪。而在更北的地方,東北、西北地區平均氣溫已達-10℃以下,則已大雪紛飛了。

但在南方,特別是廣州及珠三角一帶,卻依然草木蔥蘢,乾燥的感覺還是很明顯,與北方的氣候相差很大。南方地區冬季氣候溫和而少雨雪,平均氣溫較長江中下游地區約高2℃至4℃,雨量僅佔全年的5%左右。偶有降雪,大多出現在1、2月份,地面積雪難得見到一次。

什麼天氣條件纔可能下雪?

從大氣環流形勢來看,小雪節氣開始,高緯度地區常有低壓或低槽,東移南下時會帶來大規模的冷空氣,我國會出現大範圍大風降溫天氣。

如果冷空氣勢力較強,暖溼氣流又比較活躍的話,就可能下雪。

降雪是低溫狀態下的降水形式,所以簡單地說,

水汽是基本,氣溫很關鍵。

換一種說法就是,對於下雪而言,北方不缺低溫,只看水汽,南方不乏水汽,只待低溫。

這次爲何北方沒有下雪?

要想見到降雪,低溫和水汽必須恰當配合,缺一不可,時機也必須恰到好處。

低溫因素

帶來強冷空氣的氣流,氣溫是足夠低,但有時候會強到把能夠形成降雪的水汽也給趕跑的程度。

水汽因素

因此,這次以北京爲代表的部分北方地區沒下雪,主要是因爲

冷空氣勢力強,水汽條件差,沒有形成降雪的有利條件

,自然無雪可下了。

這次爲何南方的廣州等地都下雪了?

這是因爲在北方“成不了氣候”的

強冷空氣一路南下有所減弱後,既讓南方氣溫降到足夠低,又有尚未退盡的偏南暖溼氣流中的水汽來配合

,降雪就水到渠成地出現了。

由此可見,猶如烹飪精美菜餚一樣,冷空氣的“份量”,和暖溼氣流的“火候”要相當配合,才能呈現出美麗的“雪花”。

否則,就會出現“南方都堆起了雪人,北方卻默默不講話”的“尷尬”。

大家盼雪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也一定要注意防滑,保證安全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