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換高清大圖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政策這麼好,要搬也想搬,可村裏的地怎麼辦?搬過去怎麼生活?家裏的農具往哪放?”王志軍是原平市南白鄉下西崗村村民,面對市政府發出的搬遷號召,他心裏有點兒糾結,既有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又有故土難離的情結,王志軍的想法代表了原平市一些扶貧搬遷村村民的心態。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原平市近年的一場硬仗,易地扶貧搬遷更是硬仗中的硬仗。2016年該市完成易地扶貧搬遷3615 人,分別安置在武彥、平安等移民小區。

2 月3 日,春節來臨之際,記者一行來到原平市武彥移民小區,見到了移民搬遷戶王志軍,說起現在的生活,王志軍一臉的笑意:“咱現在是住樓房、喫新糧、用煤氣,不用出門就能上廁所,和城裏人生活沒啥兩樣。過去我們一家祖祖輩輩生活在山村裏,住破舊土坯房,家裏耕種的二十畝山坡地,即使在風調雨順年,每畝也僅能收穫百十斤玉米,如果遭遇旱災,就會顆粒無收,主要靠外出打工或者投親靠友維持生計。一到雨天,村裏道路泥濘不堪,真是一方水土養育不了一方人啊!”回憶過去,王志軍感慨萬千。

“現在搬下山可是大不一樣了,我們還是一樣忙,不過忙得更有‘錢’途了。自從2017 年5 月份搬到政府蓋的移民新樓裏,出行方便了,找活更容易了,收入也越來越多,我們盡享扶貧移民搬遷工程帶來的幸福生活。從搬遷到現在,我光打零工就賺了兩萬多塊錢。目前我們小區居民已經基本入住,接下來,小區附近還要建幼兒園、學校,對道路進行硬化,配套建設路燈、小廣場、公共衛生等設施,好日子是越來越有盼頭了。”王志軍滿臉洋溢着幸福。

採訪中,原平市扶貧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爲了確保搬遷下來的村民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市裏出臺了一系列具體措施,通過“五位一體”金融扶貧貸款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優先安排移民貧困戶,協調小區附近的鋁業公司等企業及風景區提供崗位,幫助移民戶就業,其次是通過住建部門招聘環衛工人,人社、勞動部門對有勞動能力的移民搬遷戶進行技能培訓,結業後推薦就業,通過一系列舉措,做到“挪窮窩”與“換窮業”並舉、安居與樂業並舉、搬遷與脫貧並舉,確保易地搬遷工作做實、做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