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另外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對市場的敏銳度和判斷力,以及有效的倉位控制等,都會對最大回撤產生影響。尤其是在市場震盪或熊市中,同類基金比的就是基金經理控制回撤的能力。

來源:光大保德信基金

買基一定要知道的風險指標——最大回撤

在投資理財中,我們經常說收益和風險並存,也就是高收益必然要承受高風險。可筆者發現很多同學往往只看重基金收益,而忽略了風險。那該如何衡量一隻基金的風控能力呢?這就要聽聽今天的內容——“最大回撤”。

首先,最大回撤是指一個時間週期內基金出現的最大虧損值。

舉個例子

小強10元錢買入一隻基金,一段時間後漲到12元,後來市場不好跌到8元,再後來又漲回到13元。

那麼這段時間小強這隻基金的最大回撤就爲:

(8-13)/13=-38%。

那我們買基金時爲什麼要關注最大回撤呢?

還是繼續上面的例子,小強的基金從13元跌到8元,最大回撤是38%;那要是想從8元再漲回13元呢?

也就是(13-8)/8=63%。所以比較一下上面的數據,我們就能發現,漲比跌難多了。

所以,在投資中關注最大回撤這個風險指標是非常必要的。因爲一般來說,同樣的市場情況下,回撤越小說明基金越抗跌;反之表示抗跌能力較差。

這裏你可能想問,影響最大回撤的因素有哪些?首先肯定是跟市場相關;另外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對市場的敏銳度和判斷力,以及有效的倉位控制等,都會對最大回撤產生影響。尤其是在市場震盪或熊市中,同類基金比的就是基金經理控制回撤的能力。

那該如何分辨最大回撤的高低呢?筆者建議大家通過兩種方式:

一是跟大盤比,假設某基金2018年的最大回撤是12%,而同期大盤的最大回撤是20%,那麼可以說,該基金相對大盤還是比較穩健的。

第二種方法是跟同類基金比,假設你在收益率差不多的兩隻同類基金中糾結該買哪一個,那麼最好選擇最大回撤較小的那個。因爲能漲抗跌纔是好基。

最後我們再來總結一下:

最大回撤是指一個時間週期內基金出現的最大虧損值;影響它的因素主要跟基金經理的風控能力和市場判斷力有關;同時分辨基金最大回撤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跟同期大盤比,二是跟同類基金的最大回撤比,相信通過這兩種方式你一定能選出漲得多又跌得少的穩健好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