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仔細想想,

股票投資絕非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沒有自己的原則和足夠的耐力,

只怕是很難賺到錢的,

尤其是對價值投資者來說,

更是需要一種類似“苦行僧”的韌勁。

“苦行僧”原指早期印度一些宗教中以“苦行”爲修行手段的僧人,

現在一般比喻爲實踐某種信仰而實行自我節制、

自我磨練、

拒絕物質和肉體的引誘,

忍受惡劣環境壓迫的人。

一旦我們把價值投資作爲自己的股市信仰,

那麼註定你要經歷一段痛苦折磨的過程,

如果我們不能做到苦行僧那樣自我節制和自我磨練,

也許很難成爲真正的價值投資者。

一般來說,

這種節制和磨練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剋制買股票的衝動。

大多數人買股票都較爲衝動,

有時候電臺或報紙的一則新聞,

或者權威人士的一句話,

就會促使我們買進某隻股票。

而對於那些成天守在電腦前看行情的股民來說,

買進股票的盲目性更大,

盤面的一些風吹草動,

都會給你造成極大的誘惑力。

作爲價值投資者,

買入股票絕對不能草率,

要對公司和股價進行多方面分析和論證後,

等到合理的價位出現時才能買入,

“寧可錯過,

也不買錯”。

2,

忍受持股的寂寞。

對於多數股票而言,

不管漲幅有多大,

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股價都是處於調整的。

所以,

如果你打算從事價值投資,

就要學會忍受股價調整時期的折磨。

人的見識越高遠,

就越會有曲高和寡的現象,

當整個市場瘋狂上漲而你的股票橫盤或者下跌時,

你的做法就會被市場視爲“異端”,

很容易遭到反對和嘲弄。

所以這時就你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力和膽識,

才能力排衆議,

掃除“人爲”的障礙。

3,

拒絕蠅頭小利的誘惑。

一般而言,

我們在股票被套後往往會置之不理,

但隨着股價漸漸高過你的買入成本,

或者短期內上漲較快,

我們往往會賣出股票。

之所以這樣,

一是擔心到手的利潤被沒收,

二是希望在高位賣出後再低價買回。

應該說,

股票不會總是上漲的,

有漲就會有跌,

從理論上講高拋低吸是非常好的一種操作策略,

如果每次節奏都能踏準,

每年累積的利潤是相當驚人的。

但是理論和現實畢竟存在很大的差異,

高拋低吸的變量過多導致了其操作的難度極大,

一旦你的節奏沒有把握到位,

就會放棄你苦心研究的成果,

同時也容易盲目地買入其他股票,

弄的不好前面賺的利潤會被新的虧損全部抵消。

因此,

對於潛力大的優質股票,

應該要把眼光放長遠一點,

寧可忍受來回坐電梯的痛苦,

也要不達目的不罷休。

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爲了在股市裏徹底克服盲目、

浮躁和貪婪,

我們都應該學做苦行僧,只有經歷了破繭化蝶般的蛻變,

我們的投資生活才能變得輕鬆愉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