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总是说“谈钱伤感情”,当血浓于水的亲情面对金钱时,你会怎么选择?

嗯,我知道你肯定会说:“当然是亲情。”好吧,我明白了,你之所以这么回答,是因为人性的考验并没有降临到你头上。

故事发生在西安的纺织城。纺织城位于西安市郊区,占地25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重点项目,为当地经济做出巨大贡献,同时,也见证了中国纺织业的繁荣。

这里曾经聚集着约30万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及其家庭,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勤恳恳地为纺织城的发展贡献着自己有限的青春和无限的精力。

他们在自建村安家落户,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过着忙碌但是充实、快活、自在的日子。

在那个年代,集体经济蓬勃发展,工人们也因此成为最光鲜的一族。

70 年代末,中国迎来了市场经济。由于政策调整,技术落后以及生产过剩的国有企业逐渐被淘汰。到了 90年代末,纺织城几乎变成了西安市的贫穷、落后的地方。

影片的主角是纺织城的退休纺织工人——张武旗相彩凤

导演对这两个家庭进行了长达6年的记录。看两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在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却遭遇了一场至亲反目的灾难。

拆迁,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一个社会事件,但隐藏在这背后的,则是一个个家庭的轮廓。家人的安置、财产的分配无不让家庭矛盾显现。

故事一

张武旗  80岁 退休前是国棉三厂的一名高级技工

80岁的张伯患有腿疾,和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伴生活在一起,照顾她的起居。

五个子女甚少回家,已经很多年没有一起吃过团年饭。女儿们对母亲以往的做法颇有怨言,认为她太过“重男轻女”。

故事二

相彩凤 77岁 自建村的村长 朱家的一家之长

相彩凤老人与儿子儿媳住在一起。三代同堂,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

突如其来的拆迁,让这个家庭从此纷争不断。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相彩凤老人想把赔偿换来的大房子留给自己的小女儿,原因是小女儿体弱多病,而且又刚离了婚。

老人的这个想法遭到儿媳的极力反对,儿媳甚至认为老人应该把孙女瑶瑶的未来应该放在第一位。

祸不单行的是,作为村长的相彩凤老人,虽然尽力为村民争取更多的赔偿,却因为拆迁方的言而无信遭到村民的质疑。

白发鬓鬓 、双目凹陷 、脸上布满岁月的痕迹,这原本是他们该颐养天年 享乐天伦的年纪,却因为“拆迁”改变了他们原本的人生轨迹。

孩子们逐渐长大,自己逐渐老去。

他们阻挡不住时间飞逝,就像他们阻止不了新中国的高速发展,阻挡不了自建村被高楼大厦取而代之的事实。

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一天天变得破落,最后消失,他们又是什么心情呢?

“眼看他高楼起,眼看他楼塌了。”

随着一声巨响,颓败的老房子轰然倒塌!纺织城最辉煌的时光,从此一去不复还。

而伴随着消失的,是孩子们快乐的童年,是大人们安稳的时光。

“weaving”的本意是“编织”。而这里指的是,每个人的人生就像一团乱麻,不同层面的关系纵横交织,才构成“人”这个有机体。

在张家,女儿们怨恨母亲以往的做法,充满了埋怨与不解。

上一辈与下一辈之间尚且有矛盾,而兄弟姐妹之间、夫妻之间也是“剪不断,理还乱”。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

就像人生一样,不仅有支持和爱,也有相互猜忌和恨,亲人也是如此。

这里不仅是一个纺织城,还是爱与恨交织的界面。

2018广州国际纪录片金红棉影展拟展映影片——《纺织城》

(点击以上文字可获得展映片单!)

《纺织城》海报

看时代洪流中,他们是如何依然保有对生活和家人的爱呢?

(以上图片均来自纪录片《纺织城》,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小编。)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