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大功臣,他在辅佐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报仇雪恨之后,激流勇退,远离政坛。范蠡离开越国之后开始经商,他精明强干,不多时就积累了巨额家产,富甲一方。经过三次迁徙,更名改姓,自号朱公,在陶邑定居下来,人称陶朱公。

  范蠡从政不贪荣华,躲过兔死狗烹之难平安着陆;范蠡经商不图富贵,千金散尽还复来。在司马迁笔下,范蠡是谋神、是商圣。范蠡之谋细致周详,范蠡之行精准妥当,然百密一疏,范蠡救子计划失败,痛失骨肉,令人为之而泣。司马迁不惜千言之墨讲述范蠡救子的故事,揭示了“只有舍,才能得”的大道理。

   陶朱公有三个儿子,长子从小跟着父亲创业,经受过各种艰辛,养成了精打细算、勤俭持家、敢负责、有担当的好品质;最小的儿子是在他家非常富有之后才出生的,从小锦衣玉食、驾千里马、乘上等车、游猎郊外、吃喝玩乐样样在行,是典型的富二代。

  后来,陶朱公的二儿子在楚国杀了人,被关在楚国的死囚牢里。陶朱公想派人到楚国去疏通关系,把二儿子救出来。他装了一车黄金,准备派他最小的儿子去楚国。可大儿子认为他是长子,家里出了事理应让他去解决,现在父亲却派三弟去,分明是说他不成器,于是又哭又闹。陶朱公的妻子也帮大儿子说话,陶朱公没办法,只好让大儿子去。临走时,陶朱公叮嘱长子,到了那边把金子和他写的信就交给一个叫庄生的人,一切都由他来安排,千万别多事。

  长子满口答应,到了那边,寻访到庄生,把金子和书信都交给了他。庄生看了书信,说:“放心回去吧,不要再停留在这里了。如果你弟弟被释放,也不要问原因。”

  长子看到庄生家屋破墙塌,很是贫穷,有点不放心。辞别之后没有离开此地,却找了家客栈住着,又把自己私带的百两黄金拿出来献给楚国的相关官员,请他们帮着多说点好话。

  庄生虽穷困潦倒,却是个很耿直、讲信誉的人,上至楚王下至百姓都十分尊重他。长子走后,庄生对妻子说:“这些金子不要动。将来还是一定要还给陶朱公的,现在只是取个信用罢了。”然后庄生去见楚王,说他夜观星象,楚国不久将会有祸殃,楚王问:“那怎么办?”庄生说:“必须修德才能免祸。”楚王一向很相信庄生,于是便准备大赦天下。

  最先得知楚王要大赦天下消息的官员,赶紧跑去告诉了长子。老大心想,既然楚王要大赦,那么弟弟肯定可以出狱了,那一车黄金不是白白送给庄生了吗?于是他又跑去见庄生,庄生吃了一惊,问:“你还没回去啊?”老大说:“是啊,起初是为了打点弟弟的事情一直没走,现在听说楚王要大赦了,所以来向您辞行。”庄生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便说:“金子就在屋里,你拿回去吧。”老大毫不客气地把那些金子都搬出来,辞别庄生回客栈去了。

  老大走后,庄生觉得自己被小孩子耍了,很生气。他又进宫去对楚王说:“我先前建议您大赦,本来是好事。但是,听都城里人们议论纷纷,说陶朱公的儿子犯了死罪,楚王左右的人都被他家买通了,您大赦天下,不是为了楚国的百姓,而是为了陶朱公的儿子。”楚王听了大怒,于是下令先立即斩了陶朱公的二儿子,然后再大赦。

  长子最后抬着一口棺材回来,家人一见棺材都伤心地嚎啕大哭。陶朱公却没哭,也不吃惊,慢条斯理地说:“我老早就料到会有这个结果的。倒不是长子不爱他的弟弟,不想救出弟弟,而是他从小跟着我做生意,知道挣钱的艰辛,对钱财看得重难舍弃。而我那小儿子,从小生活在富贵之中,不知钱财来之不易,当时我要派他去,就是想到他会轻易舍弃财物。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有什么值得悲哀呢?”

  【参考文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精彩回顾

  王阳明:不问天意,不猜人心

  古龙小说里的江湖:风月皎好,剑雨潇潇

  今年最狠的四个段子,估计你一个都没见过!

  当年的黎姿和朱茵,真的美得不像话!

  日军攻不下重庆,全是因为这场战役:改变国家命运的三个小时

  人生的最高境界,无非两个字

  民国大师演讲的开场白,足以让今天的“大师”们汗颜

  历史上唯一敢在龙床上奴役皇帝的美艳少妇!

  古龙写《三国演义》会怎样?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鱼离(微信:18823426442)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资治通鉴

  荐语:《资治通鉴》历时19年完成,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挑选好书,优选红枣文化书店,立即购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