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时期,天下各国互相割据,为了利益争夺土地等,进行了大大小小的战争。同时,征战之时,自然是需要文臣武将的相助,更需要不拘一格地运用人才、将才,这才能使得国家变强大。范蠡出身贫寒,但他勤奋好学,富有文韬武略,是一位有抱负的人。

只可惜范蠡在楚国不得志,得不到诸侯王的重用,于是他转而投奔越国,可谓:通机变者为英豪。范蠡辅佐越王勾践期间,身经劳苦,勤奋努力,整整二十二年,终于将吴国灭掉了,雪洗越王勾践会稽之辱。范蠡是逐渐助勾践实现霸业,地位日趋高升,为何居高位的范蠡选择辞官呢?

范蠡投靠越国后,深受越王勾践的重用,向北进兵,渡过淮河,目标直奔齐、晋两国,同时还施展霸气,向中原各国发号施令。由此可分析出,越王勾践在范蠡的帮助之下,国力乃至军队战斗力实力大增,不然越国岂敢发号施令呢?

事实证明,越国确实强盛起来了,勾践在范蠡的辅佐下,成功地打败了吴国,这难道不足以证明吗?并且还在称霸漫长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因此,范蠡的名声也就大震。但是,范蠡与吴王勾践相处时间过长,对吴王勾践人为是了如指掌,这是为啥呢?两人相处足足有二十余年,岂敢不说了解彼此!

进而,范蠡与勾践是知己知彼,深知与其可共患难,但难以共处安乐。因为范蠡知道自己名气之大,影响力也是举足轻重,如果不在急流之中勇退,后果不堪设想。继续沉醉于名利、官位之中,日后出问题之时,必然会遭到惩罚,甚至杀身之祸。从中分析可知:唯有远见之人,才会懂得这样做,没有哪一个人能够稳居高处的,就算能几乎很少,范蠡这样做是为了保全自己。

于是范蠡在越国最强盛之时,向越王勾践呈上了辞退的信,信内容:“君上心忧,臣子分忧;君上受辱,臣子就该死,之前君上在会稽受辱,我之所以没有死,就是因为要替您报仇,现如今已成,我请求追究会稽受辱之事”。从信中可以分析出:范蠡其目的是为了辞退离开,必须要这样做,只因他对越王勾践十分了解,不然怎能成功辞退呢?

越王勾践见到此信,自然是大怒,将其找来。沉着脸告知范蠡:“我把越国半壁江山分你,让我们共同享有,否则,就要惩罚你。”范蠡深知,前句话并非真心,但后一句倒是真实,原因就是这两人之间彼此非常了解,后来,范蠡是成功辞退了。主要是范蠡说服了越王勾践,其原话为:“君主执行自己的命令,臣子实践自己的意愿”。

这句话就告知了勾践,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做的事,若想去阻拦那是不可能的,因此,范蠡能够辞退,也就是这句话说服了勾践,离开了是非之地。结合事件分析可得出:范蠡功成身退,名传后世,这种境界是难以达到的,不然司马迁也不会这样谈到:“知进而不知退,久乘富贵,祸积为崇”,这很显然指出了范蠡的如何懂得保全自身。

成功身退的范蠡,离开越国之后,他又何去何从了呢?其实他浮海来到了齐国,主要就是避开越国的是是非非,进而,范蠡还改名换姓,自称“鸱夷子皮”。如果说范蠡隐退,倒不如说范蠡,走向了经商之路,经过范蠡一家的勤奋努力,治理的产业颇为丰富,因此,没多久财产数十万左右。

当然了,范蠡的暴富之路,难免不会引起齐国人的注意,于是就想让范蠡做了相国。但还是被范蠡给辞退了,简单地说:“范蠡认为长期享受尊贵的名号,是不吉利的”。如对此分析:范蠡还是选择了辞退,选择了逃避,透过本质来看,目的还是为了保全自己,不然他怎会归还相国印信呢?还将家产分给了乡里乡亲的,最重要的是范蠡选择悄悄地离开了。

另选居住的范蠡,还是有远见的,他认为陶地是天下的中心,交易买卖什么的,都离不开此处,为此,做起生意来是可以致富的。范蠡为了避免他人知晓,再次改名为“陶朱公”,这里再次突显了范蠡谦退。果不其然,范蠡一家在规定:耕田畜牧,囤积储存,等待时机,转卖货物,追求十分之一的利润,日子不久,范蠡又重新累积万万的家产。

总结:

结合以上,可知,范蠡是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他不仅有政治才能,而且还非常有商机头脑,更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更为可贵的是:他如何懂得保护自己。因此,从范蠡在锋芒毕露之时,选择谦退,不是他过于了解越王勾践,而是他有远见,看透了功成之时,要懂得避免灾难的发生。如此可见,懂得保全自己的范蠡,我们何尝不能说他算是一名真正的智者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