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時期,天下各國互相割據,爲了利益爭奪土地等,進行了大大小小的戰爭。同時,征戰之時,自然是需要文臣武將的相助,更需要不拘一格地運用人才、將才,這才能使得國家變強大。范蠡出身貧寒,但他勤奮好學,富有文韜武略,是一位有抱負的人。

只可惜范蠡在楚國不得志,得不到諸侯王的重用,於是他轉而投奔越國,可謂:通機變者爲英豪。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期間,身經勞苦,勤奮努力,整整二十二年,終於將吳國滅掉了,雪洗越王勾踐會稽之辱。范蠡是逐漸助勾踐實現霸業,地位日趨高升,爲何居高位的范蠡選擇辭官呢?

范蠡投靠越國後,深受越王勾踐的重用,向北進兵,渡過淮河,目標直奔齊、晉兩國,同時還施展霸氣,向中原各國發號施令。由此可分析出,越王勾踐在范蠡的幫助之下,國力乃至軍隊戰鬥力實力大增,不然越國豈敢發號施令呢?

事實證明,越國確實強盛起來了,勾踐在范蠡的輔佐下,成功地打敗了吳國,這難道不足以證明嗎?並且還在稱霸漫長的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因此,范蠡的名聲也就大震。但是,范蠡與吳王勾踐相處時間過長,對吳王勾踐人爲是瞭如指掌,這是爲啥呢?兩人相處足足有二十餘年,豈敢不說了解彼此!

進而,范蠡與勾踐是知己知彼,深知與其可共患難,但難以共處安樂。因爲范蠡知道自己名氣之大,影響力也是舉足輕重,如果不在急流之中勇退,後果不堪設想。繼續沉醉於名利、官位之中,日後出問題之時,必然會遭到懲罰,甚至殺身之禍。從中分析可知:唯有遠見之人,纔會懂得這樣做,沒有哪一個人能夠穩居高處的,就算能幾乎很少,范蠡這樣做是爲了保全自己。

於是范蠡在越國最強盛之時,向越王勾踐呈上了辭退的信,信內容:“君上心憂,臣子分憂;君上受辱,臣子就該死,之前君上在會稽受辱,我之所以沒有死,就是因爲要替您報仇,現如今已成,我請求追究會稽受辱之事”。從信中可以分析出:范蠡其目的是爲了辭退離開,必須要這樣做,只因他對越王勾踐十分了解,不然怎能成功辭退呢?

越王勾踐見到此信,自然是大怒,將其找來。沉着臉告知范蠡:“我把越國半壁江山分你,讓我們共同享有,否則,就要懲罰你。”范蠡深知,前句話並非真心,但後一句倒是真實,原因就是這兩人之間彼此非常瞭解,後來,范蠡是成功辭退了。主要是范蠡說服了越王勾踐,其原話爲:“君主執行自己的命令,臣子實踐自己的意願”。

這句話就告知了勾踐,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做的事,若想去阻攔那是不可能的,因此,范蠡能夠辭退,也就是這句話說服了勾踐,離開了是非之地。結合事件分析可得出:范蠡功成身退,名傳後世,這種境界是難以達到的,不然司馬遷也不會這樣談到:“知進而不知退,久乘富貴,禍積爲崇”,這很顯然指出了范蠡的如何懂得保全自身。

成功身退的范蠡,離開越國之後,他又何去何從了呢?其實他浮海來到了齊國,主要就是避開越國的是是非非,進而,范蠡還改名換姓,自稱“鴟夷子皮”。如果說范蠡隱退,倒不如說范蠡,走向了經商之路,經過范蠡一家的勤奮努力,治理的產業頗爲豐富,因此,沒多久財產數十萬左右。

當然了,范蠡的暴富之路,難免不會引起齊國人的注意,於是就想讓范蠡做了相國。但還是被范蠡給辭退了,簡單地說:“范蠡認爲長期享受尊貴的名號,是不吉利的”。如對此分析:范蠡還是選擇了辭退,選擇了逃避,透過本質來看,目的還是爲了保全自己,不然他怎會歸還相國印信呢?還將家產分給了鄉里鄉親的,最重要的是范蠡選擇悄悄地離開了。

另選居住的范蠡,還是有遠見的,他認爲陶地是天下的中心,交易買賣什麼的,都離不開此處,爲此,做起生意來是可以致富的。范蠡爲了避免他人知曉,再次改名爲“陶朱公”,這裏再次突顯了范蠡謙退。果不其然,范蠡一家在規定:耕田畜牧,囤積儲存,等待時機,轉賣貨物,追求十分之一的利潤,日子不久,范蠡又重新累積萬萬的家產。

總結:

結合以上,可知,范蠡是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他不僅有政治才能,而且還非常有商機頭腦,更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更爲可貴的是:他如何懂得保護自己。因此,從范蠡在鋒芒畢露之時,選擇謙退,不是他過於瞭解越王勾踐,而是他有遠見,看透了功成之時,要懂得避免災難的發生。如此可見,懂得保全自己的范蠡,我們何嘗不能說他算是一名真正的智者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