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走基層 攀懸崖 記者節聽聽記者們的故事

他們風雨兼程,用腳步丈量這片土地,他們拍攝、記錄、思考,還原社會現實、事件真相;他們早出晚歸,兢兢業業,砥礪前行,因爲心懷理想——他們就是記者。

在第19箇中國記者節來臨之際,讓我們走進記者的工作和生活,聽聽他們的故事。

記者李清凌(右)採訪深圳市手機行業協會會長孫文平時合影。(資料圖)

責任與感動

今年端午節期間,宜賓新聞網全媒體新聞中心記者李清凌接到了參與“宜路向南 絲路花開——從四川南向開放門戶宜賓出發”大型採風活動的任務。此次報道的路線之長、用時之久、涉及城市之多、報道面之廣,在她的從業經歷裏前所未有。

談責任,如何通過此次採訪,宣傳好宜賓南向開放的重大決策部署?宣傳好宜賓與南向開放城市互利合作的成果,挖掘南向開放城市發展中的創新舉措?這是她在出發前和採訪途中一直思考的問題。

李清凌和同行記者們跨越五個省,走訪多個城市,稿件緊扣宜賓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決策部署、緊扣南向開放中宜賓與各地的聯繫、緊扣“產業發展雙輪驅動”戰略,通過消息、通訊、專訪、視頻等多種形式,展現“宜路向南”的所見所聞,用一個個鮮活生動的事例,書寫“絲路花開”新篇章。

感動,來源於同行記者。採訪團隊來自四家媒體,在整個“宜路向南”活動中,大家都目標一致,就是要把任務完成好。行李很多,男同志就幫着女同志拿,感覺到壓力很大時,大家相互傾述,採訪任務重時,大家分工整理錄音。遇到困難了就聚到一起商量解決的方法。身在這個團隊中,她感受到了大家的團結與溫暖。

感動,來自於採訪對象。記者們曾跟拍了一位宜賓派駐到深圳的“投促人”,三十多度的天氣奔波於工廠之間,爲的就是親眼看到企業的發展情況,提高宜賓招商引資的質量。一天下來,記者們都感覺有些喫不消。可是這些投促人幾乎每天都是這樣過的。“這樣的敬業精神真的讓人感動。宜賓產業發展能有今天的明顯成效,就是離不開這些兢兢業業的工作者。”李清凌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