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4月16日訊,昨日A股三大指數全部收綠,醫藥股掀漲停潮,北上資金淨買入超30億。隔夜美股受經濟數據不佳以及銀行盈利疲軟拖累全線下跌。

今日各大券商晨會上,中信證券對於近期央行數字貨幣內測點評稱,年內或有公開上線可能,背後萬億規模將成爲中長期方向。業績方面,國盛證券分析指出,最近兩期連續改善的行業僅有農林牧漁和石油石化。

中信證券:數字貨幣提速背後有哪些深意?

年內公開上線存在可能,萬億規模或爲中長期方向。

1)預計年內上線存在技術可行性和政策引導性:銀行科技項目的測試周期一般在半年至一年時間,3月央行年度貨幣金銀會議亦提出"堅定不移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研發工作",因此判斷自上而下推動央行數字貨幣年內上線可能性較大。

2)中長期或將達萬億規模:目前國內M0規模8.3萬億(增速逐年下降至5%以內),作爲M0部分替代,預計央行數字貨幣投放量將在萬億規模,受客戶習慣和技術條件的限制,取決於現金交易替換規模和電子支付替換規模。

行業影響:預計將重構各類機構功能與定位,與電子支付或呈競合關係。

1)商業銀行:未來電子錢包使用提升手機銀行APP使用頻度,有助深度介入電子支付領域;

2)第三方支付機構:具備央行數字貨幣分發職能的頭部機構競爭力再提升,多元持牌機構亦有望借移動支付+增值服務發揮比較優勢;

3)現有支付清算機構:央行數字貨幣體系(或不需要集中清算)帶來跨界競爭加劇、清算領域開放帶來業內競爭加劇,多元化經營或爲中長期方向。

國盛證券:業績大幅下滑 這些行業有韌性

各板塊業績增速均值及中位數大幅下滑

從已披露的公司來看,全A整體業績增速的均值和中位數分別爲-62.7%和-50.0%,均較上期和去年同期大幅下滑。

創業板龍頭公司業績韌性凸顯

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2020Q1創業板業績大幅回落,但創業板指和創業板權重股仍小幅反彈,龍頭公司業績的韌性凸顯。

行業業績:哪些行業具備較強韌性?

本期業績仍能實現正增長的包括農林牧漁、汽車、石油石化、電子和國防軍工;較2019Q4實現環比改善的行業包括農林漁牧、汽車、基礎化工和石油石化;最近兩期連續改善的行業僅有農林牧漁和石油石化。

中泰證券:恒指史上第三次破淨 港股配置價值凸顯

由於新冠疫情爆發,全球股市大幅下跌,港股恒生指數也出現了其有史以來的第三次"破淨",即PB降到1以下。

歷史上恒指破淨後一年內漲幅明顯:前兩次破淨分別發生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16年初(A股熔斷),其次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接近破淨(PB最低跌到1.08)。在這三次破淨或接近破淨後的一年裏,恒指都漲幅明顯(27%到83.8%之間)。

超低估值給港股提供了較高的安全邊際:恒指史上第3次破淨,說明其估值下降到歷史最低水平附近,具有較高安全邊際。港股相對其他市場的估值長期偏低,但即使是看相對估值(恒指與其他市場指數的PE、PB差值),也處於歷史較低狀態。

港股負債率較低,抗風險能力更強:在不確定性較大的全球經濟環境下,資產負債率較低的公司抗風險能力可能相對更強。比較全球主要指數成分股的資產負債率(取中位數),當前恒生指數的資產負債率相對最低。

中國銀河證券:MLF如期降息 央行政策運作兼顧寬鬆與適度

4月15日,央行宣佈開展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1000億元,中標利率爲2.95%,較上期下降20個基點。本年度第三輪降準同日落地,後續相應貨幣寬鬆行動可以預期。從操作時點看,本次MLF操作屬於常態化操作,央行降低其操作利率亦屬於順勢而爲,適應於近期央行一系列降息降準操作。

當前國內疫情進入穩定控制狀態,復產復工有序進行。但二季度之後海外疫情自3月開始急劇升溫以及各國防疫措施的經濟影響會逐步顯現,後續貨幣政策預計延續寬鬆,降息降準週期大概率貫穿全年。

山西證券:板塊輪動態勢不改 交易性機會有限

昨日醫藥板塊漲幅居前,中藥板塊表現亮眼。連花清瘟膠囊得到泰國的醫藥管理部門的認可,中藥走出國門的預期增加,板塊自然得到投資者的追捧。數字貨幣、燃料電池均是消息驅動,持續性有限。其他板塊輪動較快,交易性機會有限。

近期A股的交易性機會有限,無論是選擇防禦性板塊的投資者,還是選擇進攻性板塊的投資者,在板塊輪動加速的背景下都較難取得穩定收益。美股近期大幅反彈,全球權益市場有企穩跡象,外資流出態勢有望扭轉,A股有望走出趨勢性行情。但疫情的擾動尚未消除,當下時點仍舊建議投資者重配置而輕交易,注重配置機會。

板塊方面,推薦大基建(建築、建材)、新基建(5G、雲計算)、黃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