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讀書人都以出仕做官爲人生之路,但也有這樣一羣特殊的才子,明明學富五車,身懷絕藝,卻要選擇隱姓埋名,藏於深山老林之中,這羣人即爲隱士。隱士並不意味着孤獨,一人藏世者,有之,但更多的是與自己的家人一道,隱居終老,以平淡方式度過歲月。西漢、東漢交替之際,是古代隱士的一個激增期,許多著名隱士皆出於此時,史料有所記載的,便多達六十餘人。雖然同爲隱士,其做隱士的動機,並非完全相同。大體而言,兩漢交替之際的隱士,其動機有如下幾種:一是遭遇亂世,在羣雄並起的局面中,不願意爲任何一個割據勢力效力,只有選擇歸隱;二是沒有多大才學,但有很大的心機,爲了引起當權者的注意,故意裝出隱士姿態,暗地製造輿論,等待當權者拿着榮華富貴前來徵召,這是隱士中的敗類,比如之前我們講過的盧藏用;三是生性淡泊,思想上多受道家思想影響,本就不太熱衷於功名利祿,遭逢亂世之後,出仕之意更加低落,他們是真正的隱士。梁鴻屬於第三種。

後來得知原來自家門下住了一對賢德隱士夫妻,主人家將其奉爲上賓。梁鴻何等灑脫之人,並未刻意拒絕,而是借之以便著書。他這一生,也到了要寫一寫的時候了。在完成十餘篇著作之後,梁鴻離世。大戶人家將其安葬在了要離之墓旁。那要離,乃是春秋著名刺客,當地人視爲俠義化身。梁鴻,則是當地人心目中品性清高的隱士,足以與要離比肩。至於他的“賢內助”妻子,後來回到了故鄉扶風,以淡然之態,走完了剩下的餘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