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每年秋天,尼泊尔就会迎来最美丽的节日,灯节Tihar。这是尼泊尔第二大节日,持续五天,光明和繁荣的程度甚至超过第一大节日德赛节——人们换上盛装,房屋粉刷一新,卖场水泄不通,城乡点燃华灯,少女载歌载舞,亲朋欢聚一堂。

万灯节的第三个夜晚被称为幸福夜,第四日是纽瓦丽新年,第五日则是兄弟姐妹节。单凭字面意思,就能把我们带入那欢声笑语的场景。

这个节日也是动物的佳节,乌鸦、狗、母牛和公牛四种动物会分享节日的欢乐,挂上花环,点上提卡(朱砂吉祥痣),享用大餐。此时尼泊尔正值一年之中最好的时节:天高云淡,繁花雪山,加上华丽的节日风情,许多外国游客纷纷被吸引,来到这片神人同居的国度。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万灯节在尼泊尔传统中,其实是一个有关死亡的节日——在万灯节的每一天,尼泊尔人都会祭祀一种众生,皆象征着死亡的具象。

万灯节第一天,被称为Kaag Tihar。这一天祭祀的主角是乌鸦。在印度教中,乌鸦是死神阎摩的使者,它会指引往生的灵魂前往死亡之国。

虽然与死亡有关,但乌鸦在南亚并不是凶鸟,而是被认为类似于我国“喜鹊”一般的吉祥鸟。

万灯节第二天是Kukur Tihar。狗在今天被人们尊崇。狗是冥界的看门人,也能提防不好的事物骚扰往生者的灵魂。

狗在希腊神话中也是冥界的看守者,这两者的雷同侧面证明了人类学家观点:印度教是由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后,带来的希腊神话演变而来。

万灯节第三天为Gai Tihar人们为母牛和它象征的吉祥天女拉克什米举办庆典,最典型的就是布置以矿物颜料、鲜花和油灯为主要材料的曼陀罗。

母牛在尼泊尔传说中是最神圣的动物之一。死后的灵魂必须要穿过冥河才能抵达冥界往生,河流上堆积着怨魂、魔物和各种污秽的东西,只有把圣线拴在纯洁母牛的尾巴上,才可以安然无恙地越过冥河。

印度教中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种姓,前三者属于可以转世为人的再生族,都必须在特定年龄系上圣线。圣线贴身穿戴,每年一换,婆罗门用丝线,刹帝利用棉线,吠舍用麻线。

万灯节第四天Goru Tihar。公牛会被尊为神灵。印度教中掌握死亡奥义的神灵阎摩,祂的坐骑就是一头公牛。在进入轮回之前,阎摩会对死者的今生做出审判,公正地衡量他的是非对错,裁决出他来世的生命层次。

万灯节第五天叫做Bhai Tika姐妹们会给兄弟的额头点上七色提卡。这一天,祭祀的是我们自己的灵魂。

传说中,阎摩向一位阳寿已尽的男子索命,男子的姐姐向阎王祈求:“请允许我给弟弟点提卡送行。”言罢,她一面开始准备点红仪式,用酥油洒满祭坛,奉上核桃与金盏花供养;一面热情地款待阎王。阎摩被她的虔诚感动,应允满足女子一个愿望。姐姐拜谢后说道:“今天我为弟弟做点提卡的仪式,请等祭坛上的油迹干了,坚果被水浸透,金盏花褪色之后,再将我的弟弟带走。”阎王听闻此言,只好无奈地离开——因为酥油不会干,坚果不会被水浸透,金盏花永不褪色。

很多人认为,这个节日和故事告诉我们,即使身处幽深的冥界,亲人间羁绊的力量也可以战胜冥王,万灯节的灯光照亮死亡后回家的道路。

但从更深层次的意思出发,更说明人与人因果联系在万界具有。是以,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万灯繁华之外,万灯节的五天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心路历程——我们终将孤独地踏上宿命之旅,乌鸦告死引路,狗在冥界大门等候,在母牛协助下越过孽障的冥河,最后直面骑着公牛的阎魔,是非功过得到最后的审判。

然而,即使在神灵的注视之下,人真正所能依赖的还是自性点燃的心灯,它会照亮回家的路,在尘世善功与有情众生的帮助下得到解脱。

万灯节的繁荣背后,蕴含着南亚人对死亡的深刻认识。华夏的圣人当年亦是如此,“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为什么彼时庄子不哭不笑,只是敲打瓦盆,放声而歌?就是因为无喜无忧之处,感慨又无法言语诉说,欲使人放声而歌。是故,天地一浮萍,与我一道同,寥寥数语罢了。

笔者旅居尼泊尔,常常戏称南亚朋友们有种浅薄的快乐。他们一年有几百个节日,热爱浮夸的事物,从不对明天和责任有太多负担。但是,随着越来越深入的了解,这种浅薄似乎正是我们所知皮毛的映射,实则万象万物在这里都饱含深意。

慢慢地,我震惊于尼泊尔人在中世纪创造的伟大文明,这些遗产的价值与高度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国度,任何一个民族。即使面临现代化的剧烈侵袭,当地人对先祖和信仰的崇敬仍能让他们保有一份初心。

他们将神话与现实分离,今生包含着对轮回的期许,获得一份当今社会难得的平和与安稳,在贫苦、疾病和尘土中升华出现世的欢乐之花。

或许,现在尼泊尔是亚洲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然而,兴衰本是常理,当历史长河的时间轴延长之后,未来尼泊尔人对祖先与传统的尊重必然显露出真正的意义。

死生事大矣。如果单纯地把死亡与生命切割开来,武断地遮挡住未知的世界,本身恰恰证明生命的不完整,是对生命的不尊重。昔时与一位国内来客研讨,我曾经说过:“信仰终归有善的一面。如果人对死后的世界有所期待的话,他生前的行为自然有所克制,也会减弱对死亡那种不可知的恐惧”。

这亦是万灯节的真正含义——死亡促使我们珍惜生命,尽享当下欢乐,最终获得安宁与期待新生。

生命与欢乐从不因死亡而停止。

联 系 方 式

叶凉微信:nepaljourney

新浪微博:@叶凉N

佛学院志愿者,联合国南亚特殊贡献奖得主,旅行作家兼国际领队

服务于文化交流,定向援助,南亚深度游开发

欢迎诸位亲们投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会有小心意奉上。

注: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欢迎原作者与我们联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