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發言中宣佈澳大利亞外交部長近日受邀訪問中國,一時引起國人熱議。華姐表示,中國願意與澳大利亞一起努力,在相互幫助、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礎上與澳大利亞展開商業貿易合作,推動中澳之間的關係更進一步。劇情是不是寫錯了?大家都知道澳大利亞對中國一直保持着排斥的態度,導致在近些年中澳之間的政治和貿易問題出現了斷裂,甚至澳大利亞一直將中國視爲敵對手。可如今釋放這樣的信號,無疑是想拉近與中國的關係,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在11月1日澳大利亞自由黨新任總理莫里森在外交政策的演講中發表了與中國協作的演講。他在演講中10次提到中國,足以證明他將中澳關係看得非常的重要,並且稱將會繼續和中國展開貿易合作,同時希望與中國恢復斷掉的貿易往來。不但如此,澳大利亞的部分商人也表示因爲上一屆領導人盲目的領導,才導致中澳之間的關係走到了史無前例的低谷。他們認爲是前政府聽取了西方國家的話,沒有切切實實的考慮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爲之進行了批評。

澳外長訪華,預示着中澳關係將會回暖?有媒體認爲中澳之間的關係走到了這一步其實並不意外。中美關係愈演愈烈,而澳大利亞作爲美國的盟友,一方是國家利益,另一方是國家安全,對於澳大利亞來說肯定是安全重要,所以澳大利亞纔會放棄利益跟隨美國。但是中國做爲澳大利亞近十年來最大的貿易國,作用也是異常突出的,甚至在世界出現經濟危機時,是與中國的龐大貿易合作才讓澳大利亞免受經濟的壓力。終止了貿易活動之後,澳大利亞的財政收入出現了巨幅下滑,人民生活水平也出現了鉅變。在新型國際關係之下,澳大利亞一直處於尋求平衡的狀態,但是因爲美國的施壓,如何兼顧國家安全和增長經濟需求是澳大利亞思考的問題。

安全和發展這二者之間是具有聯動性的,當發展受到了威脅,安全一定會出現問題。在中澳關係走向低谷的這個階段,澳大利亞經歷的貿易危機想必也是他們所不想看到的,所以澳大利亞終於明白了中澳關係受挫給他們帶去的損失,深知已經離不開中國。因此,當莫里森上臺之後,決定回調中澳關係,他明白只有與最大的貿易合作伙伴形成良好的合作關係,才能保證澳大利亞自身的發展。

對於中澳關係的發展,專家表示兩國在發展上具有經濟上的互補性,這也是兩國發展的墊腳石。儘管一直存着輿論,但是中澳兩國的目標以及民衆互信度是沒有出現太多的下滑。澳政府努力緩和中澳關係,民衆積極響應,在兩者共同進行的情況之下,中澳關係升溫是非常快的,這也寓意着中澳合作發展的前景也是樂觀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