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秋冬,整個世界都變得乾燥:空氣中的水分被冷風抽乾,皮膚的水分也被“吸走”了。脫屑、瘙癢、皸裂,脆弱的皮膚甚至拉低了顏值……

這可如何是好?

不如試試這5招,

給皮膚“喝點水”!

No.1

肥皂、洗手液避免使用過度

洗手、洗臉是保持個人衛生的重要方式,但很多人過於迷戀洗臉洗手,覺得一會兒不洗就很難受,這樣做將會使肥皂、洗手液等去污劑過度地帶走皮膚表面正常的油脂層,導致皮膚失水乾燥。

所以,洗臉洗手,只要滿足需求,適度就可以了。

No.2

洗臉、洗澡的水溫不宜過高

寒冷的日子裏,洗一個暖暖的熱水澡,真是既解乏又舒服。但是,水越熱皮膚丟失的油脂就會越多。失去了油脂的皮膚也失去了天然保水層,就顯得十分乾燥了。

冬天洗澡的水溫只要在在37℃-42℃,人體感到溫暖就可以了,時間以15分鐘爲宜,每週泡澡一般不要超過2次。如果周圍比較冷,可以提前關上浴室的門窗,打開暖氣,提高室溫後再洗澡。但切忌洗澡時打開電器,內置熱水器工作時不能緊閉門窗,以免發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險。

No.3

注意護膚品成分

洗完澡後,最好塗些保溼霜或浴後乳,尤其是在皮脂分泌較少的地方,比如手臂、腿部等。

護膚品中具有潤膚、保水的功效的有效成分爲甘油。它能吸收周圍的水分,保持自身的含水量。所以千萬不要在特別乾燥的環境中使用甘油,甘油會因爲在環境中吸收不到足夠的水,就會吸收皮膚中的水。如果自制甘油更要小心,過濃的甘油很容易因爲在環境中吸不夠水而轉向皮膚,也存在對皮膚具有刺激性的風險。

而含有酒精成分的護膚品會加速皮膚表面水分流失。含有維生素E的產品抗氧化作用比較強,保溼效果也更好。

No.4

使用室內加溼器

冬天皮膚幹,說白了還是因爲空氣乾燥。

皮膚乾燥的人士注意,冬天特別是有風時,應儘量減少戶外活動的時間。使用加溼器可以增加空氣溼度,緩解皮膚乾燥,對呼吸系統也很有好處。

Tips:

①室內相對溼度保持在45%-65%;

②加溼器裏不要用自來水,涼白開、純淨水或蒸餾水更好;

③注意清潔,每天換水,每兩週徹底清洗一次;

④加溼器使用時間不宜過長,用兩三個小時關一會。

No.5

出門戴口罩、手套

過快的表面空氣流動將帶走更多的水分,冬天是個多風的季節,無論是在室內還是室外,總是避免不了“冷風拂面”的酸爽。

無論有無風吹,當溫度較低時,面部毛細血管急劇收縮,皮膚的血液供應大幅減少,進一步加劇了皮膚缺水的狀態。

所以,冬天出門儘量帶口罩、手套,棉質的最好,一來避免風直接吹過皮膚,減少水分耗散;二來也有保溫作用,保證了皮膚的血液供應。

皮膚乾燥也不全是天氣的原因,還與自身原因有關,所以要多喫些清淡滋陰的東西,多喫水果,不要過度勞累。

對抗皮膚乾燥不僅要外部滋養

食補也能“抗旱”

蘋果紅棗雪耳糖水

配料

蘋果3個、雪耳大半朵、紅棗6至10個、冰糖1大塊多

烹飪步驟

1.雪耳提前泡發,洗乾淨撕成小朵,準備三個蘋果洗淨切小塊;

2.紅棗,雪耳一起放入鍋內加水,蓋上鍋蓋大火煲開後,轉小火煲一個半鍾;

3.一個半鍾後,加入冰糖和蘋果,再煲半小時。

獼猴桃檸檬汁

配料:

獼猴桃2個、蜂蜜2勺、青檸檬1個

烹飪步驟:

1.一個半獼猴桃去皮切粒備用,剩下的切成2毫米左右厚度的片;

2.把切好的獼猴桃放進料理機內,倒入蜂蜜;

3.倒入適量礦泉水(漫過果肉),擠入檸檬汁,用料理機打碎;

4.打好的獼猴桃濾去果肉只取果汁;

5把一個獼猴桃去皮切片貼在杯壁上,剩下的切碎果肉放入杯底果汁倒入杯內。

Tips:

獼猴桃性質寒涼,脾胃功能比較弱的孕婦不要經常食用,以免引起腹痛腹瀉。食用獼猴桃後一定不要馬上喝牛奶或其它乳製品,以免引起腹脹腹瀉。

橘子汁

配料:

橘子2個、蜂蜜適量

烹飪步驟:

1.橘子去皮,掰成小瓣,放入料理機,攪拌30秒;

2.將攪拌好的橘子過濾出橘子汁;

3.過濾好的橘子汁加上適量的水和適量的蜂蜜拌勻。

百香葡萄梨汁

配料:

百香果4個、葡萄適量、梨1個

烹飪步驟:

1.洗乾淨葡萄、梨和百香果,並把百香果切開;

2.掏出百香果的果肉,放入碗中;

3.梨洗淨,切成小塊兒備用;

4.啓動原汁機,先放入梨塊和葡萄;

5.再放入百香果,全部榨出汁,把榨好的果汁攪拌均勻。

Tips:

清洗葡萄時,可以用麪粉水浸泡20分鐘後,再衝洗乾淨食用。

讓小夥伴也美起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