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又曝出“租金贷”问题,昊园恒业资金断裂无法支付房东房租,导致部分租户被赶了出来。对于“租金贷”出资方晋商消费金融来说,这已是一个月内第二期长租公寓暴雷了。晋商消费金融“租金贷”业务是与长租公寓合作的,一旦长租公寓运营商跑路,晋商消费金融便将身陷不良贷款泥潭。

  近日,继杭州、上海之后,北京又曝出“租金贷”事件。

  11月5日,有租客表示,长租公寓运营商北京昊园恒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昊园恒业)由于资金链断裂,无力向房东支付房租,导致很多按时缴纳房租的租客被房东赶出房屋。

  该起事件中,由于大部分涉及长租公寓的租赁行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借助“租金贷”进行了房租分期,一旦借款人/租房者因被赶出长租公寓选择放弃继续偿还租金贷,资金融出方将会蒙受损失。

  据悉,昊园恒业“租金贷”为通过晋商消费金融旗下“元宝e家”平台申请贷款,晋商消费金融很可能成为跑路事件的最终受害者。

  事实上,昊园恒业暴雷已经是一个月内第二起长租公寓暴雷了。10月18日,上海长租公寓品牌寓见就已经出现上述问题。有趣的是,寓见的“租金贷”也是通过元宝e家办理,资金方仍然是晋商消费金融。

  晋商消费金融成立于2016年2月24日,晋商银行为其主要大股东和主要出资人。从公开数据看,晋商消费金融成长迅速,其2017年净利润大4618万元,2018年仅上半年净利润则达到6547.24万元。截至2018年8月底,晋商消费金融累计发放消费贷款达265.63亿元。

  当然,贷款类业务成本风险后置,不良带来的负面效应随着业务成熟与贷款到期逐步扩大。晋商消费金融经历两年多的激进扩张之后,风控较弱的问题也渐渐暴露。

  踩雷“租金贷”

  

  2016年以来,消费金融正规军开始逐步走入互联网借贷市场,并大量成为网络消费级借贷公司的负债端。2016年2月,中国银监会批准晋商消费金融成为山西首家消费金融持牌企业。

  2018年以来,晋商消费金融除涉及传统消费金融领域,更以涉足自如等长租公寓租金贷为主。

  所谓的“租金贷”,字面意思为租客以房屋租赁合同为依据向金融机构寻求贷款,支付房租。然而在长租公寓的“降维打法”下,租金贷转而演变成长租公寓变向融资的手段。

  来源:新京报

  从上图可以看出,与简单的C2C模式相比,“租金贷”模式产业链条更加复杂。以昊园恒业为例,晋商消费金融通过元宝e家,把租户一年的房租支付给昊园恒业,昊园恒业则按季度付款给房东。而租户则每月通过元宝e家支付房租,其资金流向晋商消费金融。

  这种长租公寓运营商、租客、房东交付周期的不同,构成了显而易见的期限错配与投向错配,并间接在长租公寓运营商端形成“资金池”,而恰恰是资金池,给了长租公寓爆仓,买下了伏笔。

  

  在晋商消费金融的输血之下,昊园恒业迅速扩张。资料显示,昊园恒业曾在2017年一年中并购了近20家行业品牌,其中包括大熊公寓、广鑫置地、蚂蚁公寓、好来屋公寓、宏源嘉业等。其管理的房源数量,也从原来的5万余间,增加到2017年年末的10万间。

  事实上,昊园恒业是通过期限错配的方式取得资金,将其用于并购相当于挪用了租户的租金。所以说,当“租金贷”停止扩张,无法从晋商消费金融获取新的“租金贷”资金时,资金断裂的风险便悄然袭来。

  而昊园恒业、寓见的相继暴雷,也令晋商消费金融身陷“租金贷”的泥潭之中。有业内人士表示,若“租金贷”合作机构出现资金问题,将对金融机构不良率带来重大影响。

  以昊园恒业为例,其跑路后,房东便收不到租金,于是将租户赶出。没有房子住,却继续支付租金,显然是不合理的。但是,晋商消费金融早已将1年的租金支付给昊园恒业了,若无法收到租户按月支付的租房贷款,便会形成不良贷款。

  此外,虽然“租金贷”基本上是个人贷款,但却是和中介机构合作。一旦一个中介机构暴雷,该机构操作的“租金贷”不良贷款恐成片增加。

  目前,晋商消费金融已经跨过金融中介结构元宝e家,自己动手追讨“租金贷”相关贷款。有部分网友表示,已经在元宝e家办理退租后,还会收到晋商消费金融的通知,要求偿还贷款。

  贪婪地扩张,马虎的风控

  

  在“租金贷”模式中,作为借款人,对于如何识别有效贷款人,晋商消费金融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查询租户的征信报告。本来作为借款人,晋商消费金融查征信理所应当,但由于“租金贷”在推广过程中过于粗糙,很多租户对借款本身毫不知情。

  大量网友抱怨在没有办理相关业务的背景下,被晋商消费金融查了征信,或许便与“租金贷”相关。2018年8月5日,有网友寻求法律援助的帖子中显示,其没有申请晋商消费金融的贷款和相关业务,而自己的征信报告上却有该公司的查询记录。除此之外,这样的帖子散见各个论坛。

  来源:110网

  而晋商消费金融对“租金贷”疯狂扩张的风险,也缺乏防范。其通过“租金贷”的方式向长租公寓运营商输入大量资金,却对资金错配的风险缺乏防控。

  事实上,传统的C2C,只有房东收取房租,但是在“租金贷”这套模式下,晋商消费金融这样的最终出借人,元宝e家、昊园恒业这样的中介机构都要分一杯羹。当房租异化成了“租金贷”,租户每月支付的租金成本明显提高了。

  2018年上半年,各大城市房租出现了明显的上涨,长租公寓运营商还算比较自在。然而租金快速上涨也引发了社会问题,年轻人以前是“买不起房”,到现在甚至开始“租不起房”。于是,各大城市相继出台租房政策,要求控制租金过快上涨。

  一边是资本化运作成本上升,另一方面租金上涨却受到限制。两面夹击之下,“租金贷”这套模式便难以运营下去。或因于此,2018年下半年以来,长租公寓运营商陆续开始暴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