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躍紅 高豐

攔路求助 專騙善人

劉某和妻子帶着孩子可憐巴巴地向路人借錢,假稱其錢包和身份證丟了,等對方要求還錢時,發現微信早就被拉黑。自2017年底到2018年5月,劉某一家在半年之內向200餘人行騙,涉案總金額超過6萬餘元。12月6日,劉某因涉嫌詐騙罪被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檢察院提起公訴。

今年8月的一天,小南(化名)外出找出租房,突然一對打扮時尚的年輕男女帶着一個小男孩迎面走來。男子正是劉某,他叫住了小南,自稱從廣東深圳過來考察投資,到杭州下飛機後錢包、身份證丟了,想向小南借200元,讓他們找個地方喫飯,再打車去他們訂好的酒店,等自己母親次日來杭州就還錢。小南剛工作不久,手頭並不寬裕,但看劉某說得信誓旦旦,想着200元也不是很多,而且他們還帶了一個小孩,就心軟同意了。她當場與劉某加了微信好友,轉了200元過去。

過後不久,劉某又以入住酒店開房押金不夠、小孩買食物等理由讓小南轉賬給他,並保證肯定會還,小南以爲劉某不會騙她,又分別轉賬700元、500元、200元。第二天,當小南讓劉某還錢時,對方已經將小南拉黑,小南這才發現被騙。

劉某到案後交代,他和老婆都無業,家中共有三個孩子,生活負擔重,爲了養家餬口,就帶着最小的孩子出來博取路人的同情和愛心騙錢。他們一般選擇下班時間人流量大的地方,攔截那些看起來年輕好說話的人,一個地方騙幾天後就將手機號及微信號換了,到另一個地方繼續騙。

辦案檢察官提醒,形形色色的騙術層出不窮,以上的行騙方式是利用人的善心,以“錢包手機被偷、沒路費回家”等爲藉口與人搭訕,讓人產生憐憫心理,博取信任和同情,隨後行騙。出門在外,防人之心不可無,無論對方的形象、語氣、動作、神情多麼真誠,都不能掉以輕心。若遇以“錢包被偷”等爲藉口求助借錢,應及時撥打110報警,民警會將真正需要幫助的人送往救助站,也會將行騙人繩之以法。萬一上當,在發現被騙後要立即報案,利於警方及時展開偵查,挽回損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