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三線城市、四線城市的檢驗科拿了我的東西之後,我們的技術團隊給他們做培訓之後,我們人就能撤了,他們就能自己來做,這個在一定程度上,特別是在精準醫療這個領域裏面是有挑戰的,有可能得放一個人在那裏,這樣對企業運營成本很高,我們希望能夠開發產品,雖然還沒辦法做樣本到結果,這個領域內大家都希望去追求的一個目標,但是就算我們是有一些流程的,我們傳統技術人員也要能夠使用,這個是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現在也應該說還是反饋不錯,我們成果接近百來家,不到100家的用戶,現在駐點的技術人員還都是在一線城市,因爲量太大了,量大那是另外一個問題,不是說不願意做,有的說我人員編制不夠,你得解決我技術員的問題,都是這樣的情況。李炆檉:中國市場是非常多元,而且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相信國家分級診療政策的推出也是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我相信在整個醫療資源下沉過程當中,一定會存在這樣一家公司來賦能分子病理,尤其是二三線城市的分子病理,幫助他們建設實驗室,培養人才,把一二線城市優質資源導入到三四線城市,我很期待三五年之後看到元碼真正成爲行業的龍頭企業。

4月25日,由清科集團主辦的“精準醫療  甬創先機”——2019寧波精準醫療產業投資論壇在寧波甬江人才創新中心舉行,集結國內一線醫療投資機構與優秀企業,共話醫療創新,賦能產業創變。

在“產業端如何看待體外診斷領域新液態、新模式的發展”圓桌論壇上,清科資本醫療器械板塊負責人李炆檉、求臻醫學董事長孫大偉、元碼基因董事長田埂、旌準醫療董事長葉鋒、寧波海爾施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餘丁進行了探討。

*以下爲圓桌論壇實錄

李炆檉:非常高興,今天來到了美麗的寧波,我們也是非常有幸邀請到了IVD領域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四家企業,我是清科資本的醫療器械負責人李炆檉。接下來先讓各位做簡短介紹,我在這提一個小小的要求,讓大家務必介紹的時候告訴大家一是自己企業所在的領域及定位,二是講講企業的具體優勢是哪些,我們先從田博士開始。

田埂:大家好,非常榮幸能再次來到寧波,大概兩年前因北大的一個活動來過寧波,當時對寧波特別喜歡,還在這兒踢了球,輸給了當地的球隊,北大的一羣科學家體力不支,但是我們非常希望能夠真正在寧波做一些事情。回到主題,我來自於元碼基因,是一家專注在腫瘤精準醫療領域的平臺型公司,我們的優勢在於一是定位在一個之前被忽視的市場,二三四線城市的腫瘤精準醫療市場。這個市場之前的競爭都集中在一線城市,北上廣的大醫院。但是隨着靶向藥的普及,二三四線城市的分子診斷的需求被快速打開,而不同於一線的大醫院未來一定有自己建實驗室、自己操作儀器的訴求,二三四線城市大醫院很難在人才、基礎能力和綜合保障上成功運營一個分子診斷實驗室。元碼基因就是致力於爲這些醫院提供從人才、技術到基礎支撐的綜合保障,把我們自己的創新技術以及同行公司的優質產品能夠在醫院落地,爲醫院提供精準醫療綜合的解決方案。謝謝!

李炆檉:田博士應該發言會總結成幾個關鍵詞,第一就是非一線城市,第二是平臺型公司,第三是腫瘤分子診斷的先進龍頭企業,而且是一種共建的模式,最後是一站式解決方案。好,接下來請餘總做介紹。

餘丁:大家好,我是海爾施基因科技的餘丁,是寧波當地的企業,也很榮幸受到當地政府邀請來作爲當地企業代表和大家做一些交流。海爾施基因科技也是定位在精準醫療,另外一個板塊是做公安安全個體識別的,我們是中國最大的針對公安的個體,DNA產品或數據的提供商,佔了五分之一的數據。當然,今天主要講精準醫療這一塊,公司定位和很多大家說做精準醫療的定位有點區別,我們並沒有在很火的腫瘤,或者遺傳性疾病做太多的投入,我們公司主要是做感染性病原體的檢測,或者更加精準一點,我們是做症後羣多重感染的檢測,我們認爲在醫療領域,其實這一塊很大程度上是被大家,特別是技術圈的人和投資圈的人略微忽略的一個非常巨大的藍海市場,聽起來沒有那麼高大上,但是這個市場潛力很大。也就是說,我們今天在醫療領域,特別是很多患者症狀是由於感染引起的,目前治療的手段其實還是因症而治,而不是因病因,只是通過症狀,我嘗試一下這種治療手段,但是我們想解決的問題就是同樣症狀我是能夠通過檢測手段告訴你實際的病因是什麼,是什麼感染的。我們是2011年成立,走到今天也是花了很長時間,我們是產品型的企業,那麼我們應該說去年年底剛剛拿到一個比較里程碑式的產品,拿到了國家藥監局的認證,也是呼吸感染領域第一個拿到國家認證的。我們主要是在這一塊,還有其他的一些感染檢測,做了一些投入。當然,我這邊也想簡單地介紹一下,寧波的IVD圈子其實大家都在講說寧波生物醫藥感覺好像新一代的生物醫藥企業有點落後,但是也希望各位投資人,特別當地政府要有點信心,寧波還是有很多不錯企業和項目,而且寧波基礎不錯,寧波傳統意義上來講,我們傳統生化的公司在寧波是有集羣的。我們海爾施基因科技母工資是海爾施生物醫藥也算是中國IVD領域裏面的一個比較老牌的製造企業,那麼在這一塊寧波是其中一個代表,寧波也有很多這樣的企業,有機會可以和在座各位多多合作,謝謝!

李炆檉:餘總總結了一點,海爾施抓住兩個藍海市場,第一個藍海市場是生物技術運用於公共安全領域的藍海市場,第二個是抓住了傳染和感染領域的藍海市場,而且海爾施公司有技術創新走在了前列,有請下一位孫總。

孫大偉:大家下午好!我來自於求臻醫學,求臻醫學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現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醫療健康大數據中心成員單位;以生物信息學和高通量測序技術爲手段,全面佈局腫瘤液態活檢領域,爲腫瘤患者提供精準醫療及免疫治療全套解決方案。產品覆蓋腫瘤早篩、靶向藥物伴隨診斷、免疫檢測、動態監測、預後評估及腫瘤生物信息學大數據分析等領域,致力於成爲全球領先的腫瘤精準醫學全流程產品及服務提供商。

李炆檉:其實做腫瘤大Panel是個非常有挑戰的事,我想求臻一定有孫總沒有告訴大家的的技術和實力能夠去做這個事情?當然我們知道求臻其實是目前NGS領域唯一和衛計委合作做腫瘤大Panel報證的公司。

孫大偉:腫瘤精準醫學的里程碑就是獲批中國首家腫瘤多基因檢測大Panel,對此我們投入全部精力來實現這個目標,爲此公司投入巨資研發相關產品,已經推出了相關檢測產品。求臻醫學599腫瘤基因檢測產品憑藉過硬的技術實力以及優秀的產品服務質量成功通過北京市新技術新產品認定。創新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求臻醫學作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醫療健康大數據中心成員單位,截至目前,已獲批46項軟件著作權和9項發明專利,先後榮獲“中國最具投資價值企業50強”、“中國創新成長企業100強”、“精準醫療創新百強企業”等稱號。

求臻醫學在測序技術、生信分析、遺傳諮詢數據庫、數據可視化分析等方面已經形成了極爲豐富的技術積累及自主知識產權體系,爲獲得新技術新產品(服務)認證夯實了基礎,此次599腫瘤基因檢測產品獲權威認定,體現了公司在技術研究、產品開發上傾注的巨大投入、也充分肯定了公司的產品具有技術領先性和廣闊的市場前景。求臻醫學將繼續秉承“探索科技創新,致力醫學求臻”的發展願景,堅持自主創新,在技術領域不斷升級突破,以經濟實用、精準可靠的先進技術產品和優良服務,爲更多腫瘤患者帶來福音,助力“腫瘤精準醫療“領域。

李炆檉:我們可以看出求臻是一家肩具歷史使命的公司,也期待未來3-5年造福全國百姓。

葉鋒:和大家介紹一下我自己,大家不一定是傳統的IVD,而旌準是正兒八經的傳統IVD企業,我在2000年的時候從醫生的崗位下來,隨後先負責銷售,2008年在北京創辦了第一家企業鑫諾美迪,2015年實現退出股權全部轉讓之後,成立創建了旌準醫療。我用幾句話來講公司的情況,立足於臨牀的需求,以公司比較熟悉的、現有的技術平臺開發、引進、推廣和應用先進的分子診斷技術,用產品和服務爲中國人民健康水平提高做出比較大的貢獻。一是臨牀需求是我一直追求的。第二個是自己研發,但是同時也不排除引進,我經常講技術太多了,所以既要自己開發核心,同時要引進,但是更重要還是要做宣講、推廣和應用。最後,要給中國人民的健康生活水平做貢獻的,這樣才能更好回報員工和社會,這也是旌準醫療基本的思路和理念。

李炆檉:葉總很低調,我相信精準是一家既懂臨牀需求,又懂技術創新的這樣一家公司。

那我們分別做完介紹之後,進入到今天的第一個話題討論,第一個話題就是說在現在分級診療的大政策下,渠道下沉是非常重要的趨勢,渠道下沉並不是說一線城市沒有機會,而是說一線城市區域、非一線城市的區域都有各自的市場特點和機會,我相信幾位創始人對此也由深刻的理解,,下面就讓我們聽聽各位企業家對渠道下沉趨勢下的的機會和挑戰的理解?

田埂:剛纔孫總講了一個滲透率的問題,3%也罷,10%也罷,20%也罷,不同機構有不同角度,但是目前滲透率確實是不高的。在這個情況下,北上廣一線城市龍頭企業已經被大量企業瓜分掉,變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紅海,剛剛也提到了臨牀費用的問題,這都是一線城市不得不面對的問題,而且在腫瘤進入醫保之後大氛圍降低,實際上很多腫瘤並不是疑難病,它是一個常見病,而且治療方案特別標準化,實際上在協和治和在寧波醫院治,方法和效果是一樣的,沒有什麼特殊的,可能治到最後大家還是願意去北京上海看專家。

所以,未來大量病人是在自己家鄉附近的大城市,或者自己家鄉的省會城市來完成腫瘤治療,這是我們問題出現的前提,這個前提會在未來3-5年,或者5-8年時間之內變成現實,我們有80%的腫瘤病人,或者50%-80%腫瘤病人是在二三四線城市完成治療的。這些醫院不像北上廣大醫院有那麼多名校畢業的專業人才,像學生物的,能夠在醫院裏面拿到主任職位,能夠建立起來實驗室,能有做實驗的,能有數據解讀的人員,還有IT人員,能夠支撐整個醫院的臨牀需求,大量優質病人的臨牀需求,這個目前只有北上廣大醫院能夠建立起來。

比如說,我們元碼基因在地方合作的醫院,這些醫院沒有像協和醫院一樣的平臺和背景,沒有好的大學支撐,不能提供全面的人才和技術,他們怎麼留住病人?讓醫院建立整套檢測方案,我們元碼從開始創業的時候就發現了這個需求,這四年將近五年時間就幹這一件事情,我們讓醫院從零起步,幫助他們建設一整套的分子病理,或者精準醫學的基因檢測能力,從樣本的管理一直到最後臨牀應用等等。當然不是我們自己一個人幹,而是整合行業最優質的資源,但是我們沒有隻應用自己的技術,更多是把同行優質技術整合起來,先滿足臨牀的需求。像剛纔王總說的,能不能幫助醫院降低臨牀費,其實我們算了一個賬,你投入1塊錢做檢測,後面臨牀費用可以降低5-10塊錢,因爲病人不再亂喫藥。現在我們先進行基因檢測,告訴他們靶向藥能不能喫,哪些藥更有效,哪些藥副作用更低,這樣是降低了整個醫院的臨牀費用,降低了醫保負擔,這些都是我們前兩年做的事情。

從前年開始,我們逐漸對醫院進行升級,讓他們具備NGS檢測能力,醫院內部現在可以自行開展檢測,我們培訓當地的醫生解讀報告、使用數據、建立臨牀路徑,建立醫院自己的大數據,基於這樣的角度,我們認爲幫助二三四線醫院達到和北上廣一線城市一樣的能力,這個是整個行業的機會,在這個過程裏面,每家公司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就像病原菌的檢測,我們煙臺的一家醫院就提出“元碼能不能給我們提供呼吸道微生物的檢測?”我說我們自己沒有產品,但是我們可以把同行的產品進行應用,因爲確實是有技術含量的事情,特別是傳染病,一旦管理不好,就會出現羣體的衛生事件,這件事情,我們有國家甚至全球的分子檢測同步的檢測項目,醫院自己實際上是沒有的。通過我們進入到醫院,幫助我們的同行,包括幫助我們自己,把產品轉化到醫院去,這個是我們怎麼破這個題,回答主持人的問題,元碼怎麼破這個題,有破解方式。

也希望未來大家能夠聯手,其實我們一直在和龍頭企業合作,在醫院把元碼樣本送到所謂的龍頭企業去,實際上龍頭企業專業性也沒有我們想象那麼好,我們也在尋求新的合作伙伴,今天正好借這個機會和葉總建立聯繫。而且,還有一個特徵,當地大醫院真正能把附近的醫院聚攏起來,北大系醫院、首醫大醫院是不可能合作的,但是如果我們在濰坊,以濰坊人民醫院爲龍頭,把整個區域的檢測集中起來,就會形成醫聯體,這個也是在二三線城市運行的特徵。當然,我們的運行模式和直接建醫學檢驗所的方式又不一樣,因爲那樣本身成本很高,到全國那麼多的二三線城市去建立檢驗所也很難實現,這也不現實。

我們也做了4年,現在有20多家醫院已經在運行了,也希望大家到我們那裏去看一下,因爲寧波很快會簽下一家醫院,是當地比較大的醫院,希望未來能夠儘快爲寧波當地病人提供服務,謝謝大家!

李炆檉:中國市場是非常多元,而且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相信國家分級診療政策的推出也是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我相信在整個醫療資源下沉過程當中,一定會存在這樣一家公司來賦能分子病理,尤其是二三線城市的分子病理,幫助他們建設實驗室,培養人才,把一二線城市優質資源導入到三四線城市,我很期待三五年之後看到元碼真正成爲行業的龍頭企業。

餘丁:非常同意田總剛纔的說法,分級診療的趨勢和政策引導其實是對我們整個行業來講是一個非常好的一件事情,應該說一定程度上捶打這個市場,國家如果不給投入,沒有分級診療這個說法,國家在二三線城市,甚至四五線地區建大的三甲醫院,給錢撥款買一些設備,這個市場就不存在了。所以第一這個市場是在擴大的。當然,你會遇到一些挑戰,特別是最先進的技術,最先進的應用,那我們在一線城市,一二線城市的一級科室,或者我們臨牀科室對它的理解會比較透徹,基本上是跟着國際水平走,它有自發的需求,特別是一線城市,特別是北京的主任,我們交流起來的時候他說,跟我談話的都是羅氏的,全球最領先企業研發的負責人,我們也很榮幸有這樣的平臺和他們做合作和交流。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當你把非常新的技術推向市場的時候,針對二三線城市的客戶,那麼我們這幾年其實感受很深,面臨一個問題就是要去解決用戶體驗,就是要去開發產品,但是我們選擇的路徑是我們要去把最先進的技術,其實我們公司內部不想去說有多先進,但是追求的是我解決方案能解決什麼樣的問題,然後要好用,我能夠在技術指標上面可以PK掉所有公司,但是用戶體驗依然好用,指標是什麼?在三線城市、四線城市的檢驗科拿了我的東西之後,我們的技術團隊給他們做培訓之後,我們人就能撤了,他們就能自己來做,這個在一定程度上,特別是在精準醫療這個領域裏面是有挑戰的,有可能得放一個人在那裏,這樣對企業運營成本很高,我們希望能夠開發產品,雖然還沒辦法做樣本到結果,這個領域內大家都希望去追求的一個目標,但是就算我們是有一些流程的,我們傳統技術人員也要能夠使用,這個是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現在也應該說還是反饋不錯,我們成果接近百來家,不到100家的用戶,現在駐點的技術人員還都是在一線城市,因爲量太大了,量大那是另外一個問題,不是說不願意做,有的說我人員編制不夠,你得解決我技術員的問題,都是這樣的情況。這樣的話,還是說核心驗證反饋給我們用產品開發,用用戶體驗來解決,怎麼樣把新的技術,精準醫療的技術產品能夠在更廣大的用戶羣體裏面去把它用起來。另外一塊,當然在渠道上面也是有很大的挑戰,因爲你渠道下沉之後,當然你要去選擇的就是很難再是自己一家公司跟醫院直接去做推廣和銷售。同樣,你產品的定位,你產品的推廣,是要能夠傳遞的,必須通過一級分銷商、二級分銷商傳下去,這個也是需要做很多工作,我就先講這麼多,謝謝!

李炆檉:看來非一線城市的市場有利有弊,好的一點其實是政府給錢,在分級診療大的政策下,政府會撥款,不好的地方是因爲在市場推廣過程當中,可能會遇到一些挑戰,尤其在人才培養,在保證成本的基礎上,要保證質量,這可能是未來一些挑戰,但是我相信,餘總也講了,他們的客戶體驗是放在第一位的。

孫大偉:對於腫瘤精準在特檢實驗室方面大有可爲,參照國外的比例,我國檢驗外送比例還是非常低的。隨着國家分級診療的推廣,將有更多患者在基層醫療機構就醫,比較帶來二、三城市醫療檢測量會大幅度上升,所以未來共建精準醫療中心會有機會的。

我相信未來中國一定會實現分級診療,是我們國家大勢所趨,一定會推廣下去去的,同時要有節奏感。

李炆檉:分級診療一定是大勢所趨,在行業政策推動下,相信不是一個急功近利的事,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尤其是企業來說,孫總給了很好的建議,做好自己的防火牆,有自己的競爭壁壘。

葉鋒:談分級診療不就是談下沉,談渠道,我在談這個之前講點另外的話題,我記得在當管銷售的負責人的時候,他說把我們的這些賣到印度去吧,我說別談這個,中國14億人口,乙肝案例13%,我們還有一些不知道的,這個市場足夠我玩兒的,急着跑幹什麼?第二個,在2015年把股權轉讓,後來我用了3個月時間到處亂跑,拜訪以前的客戶,報告一下我的動向,有大到省級的,國家大醫院,也有小到地市級的,也有腫瘤科的,他們帶着我喫飯,大概見了40多個用戶,結果回來,我目的很簡單,就是想聽聽接下來要做什麼。我覺得這麼大的人口,這麼豐富的地域分佈,還有這麼多病種,其實我們現在能夠做到的,我們只是做到一丁點,還有太多可以做了,這是分級診療之外的話。

講分級診療,我們總是爲中國足球隊痛苦,一味學巴西、德國,一味又說不行要快準恨。我們現在所有人口政策,每個城市都在出臺政策,好像只有北京、上海沒太強烈,北京也出了。所以分級診療,我覺得有點像僞話題,就像李先生說的,很完美,我們希望北京協和、北大醫院沒那麼多人去,這樣看着很舒服,怎麼可能?不大可能。我個人觀點就是不管這些東西,我定位在老老實實開發產品,今後田總你把下面的地區醫院、縣級醫院搞起來,孫總這裏搞國家課題,賣給協和,小東西不一定賣,對不對?小的不一定自己開發。所以,我經常和副總們說,你們不要讀政策,認真做研發、生產、銀行就夠了,2015年下半年成立,現在也送上去審批了。我覺得每個企業有每個企業的特點,專注於適合你企業的。

李炆檉:我覺得講了一個道理,理論要和實踐結合在一塊,不能只聽政策,而且要結合企業的能力,還有當前行業的發展趨勢去做佈局。那麼,衆說紛紜,對於分級診療政策,而且關於渠道下沉到底是什麼樣的,其實我覺得今天這個論壇可能時間有限,大家不能做充分的討論,如果有機會的話,大家可以再開一個分論壇。

進入第二個話題討論,關於共建實驗室和第三方實驗室這兩種模式下,哪種模式纔是未來的一個行業發展趨勢?在座的企業家既有第一種,也有第二種,我相信各位也有自己的獨到見解,也聽聽各位企業家怎麼講的,從田博士開始。

田埂:謝謝主持人,這是一個很好的話題。是這樣的,因爲元碼自己有自己的第三方實驗室,主要是面向全國的醫生和病人提供第三方的檢驗服務,實際上也是開展基因檢測項目,但是我們並不是特別看好第三方實驗室在中國未來比較短時間內的發展,長期的話,我相信第三方會逐步發展起來,但是,前提是非常有特色的第三方,我相信中國未來會和美國差不多。美國的第三方其實就那麼幾家,然後這幾家做得非常專業,也做得滲透率和效率非常高,中國第三方數量很大,但是滲透率,包括專業性可能和美國有差距。然後,我們自己第三方就是解決合法外衣的問題,大部分也是沒有證的,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雖然說我們餘總有證了,但是我相信他們也有一些在開發、還沒有證的產品,因爲有臨牀需求。像美國有專門的LDT,我們中國沒有,只能說醫療機構提供的LDT是相對合法的。

同時,我們更多是在幫助醫院來建設醫學檢驗實驗室,分子病理實驗室,叫聯合共建也罷,叫提供支撐也罷,只要是醫院有需求,我們從設計實驗室,到運營,全部一條龍提供,醫院自己哪方面能力比較強,他會在這方面做得多一些。中國的醫院都非常強勢,能自己做,儘量自己做,能不外送,儘量不外送,特別是牽扯到很多醫療糾紛的時候,一旦外送就有可能會出現醫療糾紛的可能性。那麼,這樣的話醫院數據是儘量不給病人看,儘量不給第三方看,樣本能不外送就不外送,這麼一個狀態。

所以,我們其實也是抓住了這樣一個特點,實際上是中國醫院的特點,幫助醫院來建立平臺,一旦醫院有了這個平臺,不但能夠給臨牀提供醫療檢測服務,同時可以服務醫院的醫療轉化,也可以服務科研,在醫院當地就可以完成很多任務,我們也幫助醫院完成了一些新技術的轉化,又用在更多的醫院上,加速了他們轉化的過程。其實臨牀醫生有很多想法,但是這些想法特別是相對小城市的臨牀醫生,未必是水平很高,他可能在某一個領域積累了很多年經驗,在一個小的癌種或者病種上非常有心得,但是他苦於沒有轉化的手段和平臺,一旦我們深入到裏面去和醫生天天交流和溝通,這種需求也會轉化出來,我們現在也有很多產品通過研發轉化出來,再到其他醫院去。

所以,我覺得第三方也罷,建在醫院也罷,未來這些方面都會有更大的發展,第三方會變得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專業,那麼在醫院裏面的實驗室,可能會更貼近這個醫院的臨牀需求,這個醫院檢測量最大的項目,會在醫院自己完成。那麼,通過臨牀實驗室也罷,醫院自己建也罷,儘量自己完成。然後,有一部分是公司和醫院一起,其實在美國也有這樣的聯合實驗室,去共同研發和轉化一些新的技術,元碼自己也希望陪醫院度過自己沒有能力做實驗的階段。我覺得未來趨勢一定是第三方有大發展,但是趨向於少量檢測,在醫院裏面獨立開展的項目,有特色的項目,會在第三方形成大的趨勢,然後醫院自己的實驗室,或者跟元碼這樣的企業共建的實驗室,開展一些當地醫院的量相對比較大,然後有醫院特色等等這些檢測項目,我覺得會是兩個方面共同發展,市場份額會逐漸切分。我們元碼希望能夠在二三線城市成爲未來的龍頭企業,能把這件事做得精、做得好、做得效率高,這就是我們的訴求,謝謝!

李炆檉:田博士講得還是很真誠,關於共建也好,還是第三方實驗室也好,也是不同階段的不同業態,短期內也是實驗室解決醫院的當下問題,長期來看,共建進去之後,並不是說要渠道獨佔,要各方資源把問題解決好。

餘丁:反正這幾年我們看到第三方增長非常快,故事講得很大,說美國比例多少,日本比例多少,中國還是有點差別的,從基本面上看,如果一家醫院樣本量更大,中國80%的患者基本上都去了這種醫院,中國的第三方可挖潛力和美國和日本,和其他相對比較分散的個體醫療機構,不是集中式的醫療模式的發達國家比起來肯定是有差距的,但是我們今天的第三方肯定還有很大增長空間,但是今天增長的空間很多時候跟這個基本面沒啥關係,主要原因是取決於利益鏈條。第三方有時候可以直接拿樣本,驅動力比較好。檢驗科現在降費、控費,浙江省在30%,其他地方40%,這個是我們今天這個行業的現狀,所以第三方也有因爲當下的政策,或者某一些原因,我們說非經濟邏輯的原因造成的一些存在空間,所以這個影響還是很大。不多說,因爲我們兄弟企業都有第三方,現在第三方競爭都很激烈,基本上毛利率都挺低的,如果能夠拿到特檢項目,自己有技術,這個也有一個坑。你這個檢測如果沒有註冊證的話,有時候也是走在懸崖邊上的,今天政府說這種東西可以做,那你做吧,明天說不能做,一下就把你關了,如果長遠做產業的話,這種項目最好弄兩三家主題,這樣關掉對你自己影響也不大,我們基本上是這種模式在搞。

說到共建實驗室,和剛纔講的內容也有關聯,醫院要求共建實驗室才能把這件事情做起來,是我們做產品的公司做得不夠好和不夠努力,如果產品夠簡單,價格夠低,買了就是了,幹嘛還要你投儀器和設備,幫他建實驗室呢?他用你的東西也能爲他的醫療流水產生價值,幹嘛還要共建實驗室才能搞?這個是當下的一個尷尬的地方,就感覺好像不共建實驗室,這個項目投不進去,說明這個產品沒有吸引力,當然不能一滾子全打死,還有針對LDT(音)的,這個是走在政策邊緣,甚至應該是已經掉到懸崖下面了,有些省份還是能夠做的,對我們這種企業來講,基本上就不碰這個,我們的產品很簡單,如果要臨牀有需求,那我們就送你。

另外一個,我們在這兒也呼籲一下,投放在IVD這個行業全球是一個模式,其實不是不正當競爭,讓一個儀器進來,我醫院開多少,付多少錢,對我們醫療資源多好。

政策很重要,一定要有,我們藥監局的監管很重要,對我們產品的門檻,你不能什麼樣的產品都能隨便用。

李炆檉:瞭解了,餘總講得很清楚,爲了節省時間,有請孫總。

孫大偉:中國現階段正經歷產業升級,生物醫藥作爲高附加值產業是政府大力倡導的行業,隨着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需要持續降低腫瘤患者整體的醫保費用,讓安全準確的先進技術惠及民衆。未來幾年,腫瘤基因檢測的市場將持續擴容,將有更多實用的腫瘤檢測產品走向市場,醫療市場將持續發展。 

葉鋒:我同意幾個人的意見。中國這麼大,模式太多了,反正活着就行,所以沒辦法,該投還是得投,所以共建一點,咱們就在加里面多研發點事情,你投也好,你建實驗室也好。

李炆檉:今天分享非常精彩,相信每位嘉賓都帶足了充分乾貨來到現場,因爲時間關係,我們馬上進入下一個環節。謝謝各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