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唯品金融在這方面的做法是,充分依託其背後全球最大的特賣電商唯品會的平臺優勢,立足於唯品會高復購率、高信譽度、高消費力的優質女性客羣,輻射家庭生活消費場景和金融服務需求,綜合大數據模型進行精準的用戶畫像,深刻洞察家庭用戶在不同階段的消費模式和需求,爲家庭用戶提供智能化、個性化、精細化的定製化金融服務。其推出的唯品金融平臺,家庭消費用戶中,女性用戶佔比高達83.03%。

後消費時代,是什麼因素在影響我們的消費行爲?

支持消費的是金融服務

2018年,上海財經大學曾經發布了一份報告。報告得出一個十分有趣的結論:導致2018年消費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債務持續累積、收入差距持續擴大、家庭流動性大幅收緊。

該報告顯示,2018年前三個季度,中國住戶貸款增加了5.69萬億元,而住戶存款增加5.64萬億元,住戶貸款大於存款,那麼意味着家庭債務持續累積。

家庭負債的增加,主要投向了房子。隨着長期負債增加,償債支出剛性,家庭資產的流動性面臨較大的壓力,從而形成了對消費的擠出效應。

在此背景下,家庭金融工具的使用成爲緩解消費壓力和合理進行財務安排的重要手段。其中一個明顯的標誌便是短期借貸需求的上升。

上海財大分析稱,家庭債務方面,短期債務與中長期債務之比在2017年之後逐漸上升。這意味着居民越來越習慣通過各種金融需求來解決消費問題。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各種網絡借貸、分期產品等層出不窮,這些都是支持居民消費的金融供給。

那麼換一個角度來看,金融服務支持的消費,主要分佈在哪些領域呢?

其實我們環顧家庭消費的細分領域,就已經發現,金融服務無處不在。首先是開支最大的兩頭——住房和汽車,已經有非常成熟的按揭貸款。在居民開支較爲剛性的子女教育、醫療美容、旅遊文化等方面,現在我們也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消費分期產品。

在電子商務領域,各大平臺爲消費者提供了各種信貸產品。根據網易數讀的數據顯示,中國家庭消費支出上,從2012年到2016年,漲幅相對較大的門類就包括衣着消費、傢俱耐用品支出、美容支出等,而這些,正是電子商務網站所服務的核心品種。

女性主導家庭消費決策

在消費領域,誰能夠給用戶提供更多的金融解決方案,誰就有可能抓住消費者的需求。在易觀國際和唯品金融聯合發佈的《2018中國家庭金融市場分析報告》中,報告對中國家庭生命週期不同階段的財務特徵和消費需求點進行了分析。

有幾個值得注意的結論:

1.家庭準備期,購房、家電、汽車、裝修等大量消費剛需現金支出壓力大,消費金融逐漸成爲女性消費時青睞的付款方式。

2.家庭建立期用戶經濟壓力較大,女性會考慮一定的理財規劃。

3.家庭發展期用戶面臨房子、子女教育帶來的焦慮症,在通過網絡借貸緩解焦慮的同時,也很在乎“錢生錢”的投資理財收益。

4.家庭穩定期用戶較爲注重瞭解個人及企業的信用狀況,偏好操作簡便的金融產品。

這份報告第一次以家庭生命週期來分析家庭的消費和投資需求,而這兩個需求,都跟互聯網金融密切相關。家庭通過消費金融來解決消費需求,通過互聯網理財來解決投資需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家庭生命週期中,決定上述兩個需求如何被滿足的是女性。

根據Forst&Sullivan進行的一項消費者調查,90.1%的母親在中國是其家庭母嬰類消費的唯一主要決策者。即使一般性消費方面,82.3%的母親亦是唯一的主要決策者。

換句話說,各類消費零售公司,尤其是互聯網電子商務公司,要抓住消費者,就要抓住女性在消費金融和互聯網理財方面的訴求。抓住了這個點,就等於抓住了牛鼻子。

其實各大互聯網巨頭已經意識到了上面這個戰略要點,紛紛開始針對女性制定策略。阿里自然不必說,其淘寶系一貫號稱是婦女之友、女性殺手。京東雖然是3C起家,男性用戶偏多,但在近期發佈的數據中,已經披露其京東金融APP中女性用戶佔比近30%。電商的另一巨頭唯品會,則憑藉天時地利,早早形成女性用戶佔據主導的態勢。其推出的唯品金融平臺,家庭消費用戶中,女性用戶佔比高達83.03%。

唯品金融最早孵化於2013年,圍繞唯品會的品牌商戶和平臺用戶的需求,提供定製化的產品與服務。成立5年來,積累了2000多萬用戶,可以說通過金融服務,反過來輔助了唯品會電商業務的發展,成了拉動唯品會發展的新引擎。而唯品金融也確實幫助其用戶尤其是女性用戶改善了用戶體驗。

但是這還是不夠的。女性的特質有許多,對產品和服務質量的要求也更高,要滿足這部分用戶的需求,需要精細化的運作和打磨。

唯品金融在這方面的做法是,充分依託其背後全球最大的特賣電商唯品會的平臺優勢,立足於唯品會高復購率、高信譽度、高消費力的優質女性客羣,輻射家庭生活消費場景和金融服務需求,綜合大數據模型進行精準的用戶畫像,深刻洞察家庭用戶在不同階段的消費模式和需求,爲家庭用戶提供智能化、個性化、精細化的定製化金融服務。

針對家庭全生命週期,除了消費金融和互聯網理財,唯品金融還在規劃成爲家庭資產配置的平臺、知識和理財服務的平臺,以及綜合性金融服務的平臺。

家庭的金融服務,也順應時代和技術的發展,需要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精細化。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期積累和沉澱,通過各種不同的產品和服務場景,獲取用戶的行爲大數據,繼而根據這些大數據來做好用戶畫像,從而讓產品和服務更爲精準。

在居民槓桿率持續攀升的大背景之下,家庭消費和金融服務市場的競爭也許已經悄然進入了下一個階段。這個階段,增量固然重要,存量更不可忽視。我們可以看到,女性用戶市場的羣雄逐鹿已經白熱化,女性經濟既是風口,也是難關,就看各路英雄如何八仙過海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