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厉害了!福建推荐这些县(区、镇)参评“国字号”艺术之乡,快来看看有没有你家乡?

按照开展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命名工作通知的要求,省文化厅对全省各设区市推荐上送的2017—2019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材料进行审核,并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推荐,今年6月公示了评审结果。福建省推荐单位名单为:泉州石狮市蚶江镇申报的灯谜之乡;南平松溪县申报的版画之乡;漳州云霄县申报的书法之乡。

是不是没有发现你的家乡?

不过,好消息来啦!

昨天,福建又补充了4家参评,

正在公示↓↓↓

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命名工作的补充通知》的要求,省文化和旅游厅对全省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推荐上送的2017—2019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材料进行审核,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推荐,并将4家补充单位名单予以公示。分别是:

莆田市仙游县申报的

莆仙戏之乡

福州市长乐区申报的

闽剧之乡

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申报的

霍童线狮之乡

三明市永安市槐南镇申报的

安贞旌鼓之乡

公示时间:2018年11月5日至11日。如有异议,请以书面方式向省文化和旅游厅社文(非遗)处、省文化和旅游厅纪委反映,并提供必要的证据材料,以便核实查证。提出异议者须提供本人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有效联系方式,以便核查。凡匿名、冒名或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联系方式如下——

电话:0591-87118137、87118165

通讯地址:福州市白马中路25号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福建这些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种类:

蚶江灯谜

蚶江的灯谜活动,在明清两代即相当活跃。每当春节、元宵、中秋等佳节时,“明灯悬谜于通衢,农夫渔民、商人学界都甚爱好,争先猜射”。光绪八年,创建“谈虎楼”谜社,制作了不少物谜、哑谜、画谜,谜文改用白话体,且用方言俗语入谜,引得里人妇孺亦争先竞猜,并开始与台湾、新加坡、厦门等地进行谜艺交流。1978年成立蚶江灯谜组,1988年石狮建市后,更名为蚶江侨乡谜社,并在香港设立分社,1983、1989年先后举办二届“威震谜坛,风播海外”的蚶江侨乡谜会,2001年1月被海内外灯谜界推选为“二十世纪十大谜社”。

松溪版画

松溪,是福建北部一个颇具特色的山区县,至今已有1758年历史。松溪版画是福建松溪传统的手工艺品。松溪县地处闽北边陲, 有着较为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和积淀。松溪版画传承了宋代建本雕刻的遗风,长刀短笔、圆刀顿首,激昂挥洒,哀怨委婉,是松溪独特的文化名片。近年来,松溪的文化工作以松溪版画院和民间版画协会为阵地,狠抓民间版画艺术的继承和挖掘工作,开创民间版画工作新局面,推进松溪民间艺术的繁荣发展。松溪县民间版面已成为该县民间艺术一颗璀璨的明珠,具有浓郁的乡土芬芳和时代气息的地方特色。

云霄书法

云霄县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海岸线长48公里。漳江流经县境,上游建有峰头水库和向东渠配套。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有尖峰夏商贝丘遗址、圆岭商周印纹陶文化遗址、仙人峰、青崎岩画、云山书院、漳州故城等。

云霄是漳州文明的发祥地,素有“开漳圣地”之称谓。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风鼎盛,涌现了一批国家级、省级书法家、美术家协会会员,创作了一批文质兼美的优秀书画作品。

莆仙戏

莆仙戏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据统计,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5000多个,约占全国各剧种传统剧目总和的三分之一。

莆仙戏,因形成于兴化地区(今莆田、仙游),用兴化方言演唱,故俗称“兴化戏”。 1952年经福建省文化局批准更名莆仙戏  。它流行于莆田、仙游两县、惠安县北部及福建南部兴化话流行的地区。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闽剧

闽剧又称福州戏,福建地方戏曲之一。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地区,并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它是由明末儒林戏与清初的平讲戏、江湖戏,在清末(光绪至宣统年间)融合而成的多声腔剧种,俗称“前三合响”,雅称“榕腔”或“闽腔”。

2006年5月20日,由福州闽剧院申报的“福州闽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霍童线狮

霍童线狮是一种传统民俗文化,通过丝线控制狮子的动作和表情的一种艺术方式。线狮主要通过头索、尾索及腮索拉动,使表演台上的线狮坐立、蹲卧、摆首等,还能含球、吐球,加上灯光变幻、吐云喷火、打击乐强弱等配合。大的线狮重40多斤,小的线狮也有20多斤。

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贞旌鼓

永安市槐南乡南山村安贞旌鼓源于宋代初年,最初是作战时的战鼓,当进攻时,擂打旌鼓,用来鼓舞士气,也用于欢迎凯旋的将士,随后也在庆祝打仗胜利的宴会使用,加以助兴。随着历史发展,旌鼓文化不断衍化发展,在每年的春节、元宵节期间,组织全村人员列队绕村敲打旌鼓,以示驱邪和祈祷神灵的保佑,祝福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同时也增添了节日气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