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一所學校都優質,讓每一位教師都精彩,讓每一個孩子都幸福。”這是深圳市南山區教育局提出的三大美好願景。

願景雖好,但怎樣實現呢?

“想要孩子出彩,必須要老師出彩;老師整體優秀了,我們學校才能優質。”南科大實驗一小校長張帆在學校“青藍工程”啓動儀式上,給出了這樣一個回答。

2018年11月5日下午,學生放學後,小南來到了位於深圳市南山區的南方科技大學實驗學校(一小),旁觀了一場特別有韻味的“拜師儀式”。在這裏,師與徒都是學校的老師。

“一拜尊師重道,一絲不苟;二拜傳道授業,師徒攜手;三拜日月北斗,情誼長久。”10位導師坐在臺前,21名學生拱手向前,深鞠三躬,並奉茶爲禮。當動作符合儀規,語言仿若誓言,再配上端莊的音樂,儀式也就顯得隆重而有分量。

今日之後,師徒結緣。

“我們做的事,就是讓成熟的老師做回專家和引領者,帶着年輕老師一起成長。”張帆表示,師徒結對,是學校建設學習共同體的重要方式。

據悉,南科大實驗一小成立5年,以師徒結對爲核心的“青藍工程”也運行了5年,而今年的特別之處則在於師徒雙選。“我們不搞拉郎配,這一次,師徒由你們自己來選。”張帆說。

“這次是我主動收徒。”作爲新導師發言時,王蔚老師表示,如今師徒之間是平視的關係,是互相學習、互相成長。

此外,在拜師儀式之前,還有一個環節——“青藍沙龍”。上屆師徒圍坐一圈講起了自己的經歷和體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其實我想做‘青’。”一位導師感慨,時光流逝,一年過得真快。

一封“小情書”拉開了“青藍沙龍”的序幕。朗讀者:陳妍老師。

“教師的成長需要四個方面的努力。”對於培養優秀教師,南科大實驗一小校長張帆在拜師禮後的致辭上說:

首先,社會要有尊師重道的環境;

其次,學校要有教師成長的良好機制;

第三,教師要能自己努力,有向上走的力量和決心;

第四,要有同伴的付出,專家的引領。

事實上,“青藍工程”正是基於上述的第四點才成立的,並且,它僅僅是南科大一小“精彩教師”成長計劃中的一環。

“青藍工程將實現八個一的目標。”南科大實驗一小教師發展中心主任陳妍舉例說:譬如做一個投入其中忘乎所以的課題,譬如上一堂讓人捨不得走神的好課。

除青藍工程外,“精彩教師”成長計劃還有哪些呢?

陳妍老師介紹說,南科大一小還有“初道計劃”,面向新入職教師進行體驗式培養; “南科大好聲音”“越讀會”“奇師說”辯論會以及“青墨書香”書寫大賽等趣味項目,指向於教師基本功訓練;還有以(心理)精神動力學爲核心理念培養教師的名主任工作室等諸多面向教師成長的計劃。

此外,南科大一小還組織教師參加“校際公開課”,推薦教師加入南山區各校的名班主任工作室,增加校際交流;並以面向南山區“百花獎”的校內選拔賽爲契機,有意識地督促教師在課堂教學上努力成長。

【見習記者】何雪峯

【視頻】何雪峯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