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記者 汪瑩

支持民企發展、紓解市場股權質押風險的行動持續進行中。

近期,在中央積極部署和監管層密集發聲下,紓困優質民企的隊伍不斷壯大。除了地方政府,金融機構如保險、券商等陸續加入,並呈擴大之勢。據悉,公募基金近日也收到了相關通知。

目前,已有3家保險公司設立了目標總規模580億元的紓困專項產品,另有3家券商完成出資55.5億元設立支持民企發展系列資管計劃,還有兩單紓困專項債券已在交易所發行。

包括上述3家券商在內的11家券商將合計出資255億元設立資管計劃,也就是說11月30日前還將有200億資管計劃成立。

基金君統計,三大保險580億,三家券商55.5億,8大券商200億在路上,公司債已發行18億,這些合計已有850多億。此外,全國10餘個省市已發起或擬設立紓困基金,規模超過1000億元,合計下來,目前已有約2000億各類民營企業紓解基金或資管計劃。

3只險資紓困專項產品成立

目標規模580億

11月6日,人保資產擬設立的目標總規模300億元的紓困專項產品,已在中保保險資產登記交易系統有限公司完成登記。

從產品類型來看,“人保資產安穩投資系列1-6期專項產品”爲專項類系列產品,根據基礎資產和交易結構情況,具體可包括權益類產品、混合類產品和固定收益類。每期產品規模擬定不超過50億元,六期產品總規模不超過300億元。

11月5日,太平資產發起設立的“共贏”系列專項產品也已完成登記,目標總規模80億元。而在10月29日,保險行業首隻紓困專項產品“國壽資產-鳳凰系列產品”成立,目標規模200億。

截至目前,保險行業已有3只紓困專項產品成立,目標總規模合計達580億元。產品旨在發揮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優勢,向有前景、有市場、有技術、有優勢但暫時出現流動性困難的優質上市公司和民營企業提供融資支持。

11家券商將出資255億

目前3家出資55.5億

證券行業支持民企發展的系列資管計劃也已進入實質性階段,多家券商完成出資。11月5日,國泰君安出資25億元自有資金成立“證券行業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系列之國君資管1號資產管理計劃”。

此前,天風證券、國信證券也已完成出資。11月2日,天風證券成立規模爲10.5億元的“天風證券紓困共贏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這是證券行業支持民企發展系列首隻完成備案的資管計劃。

同日,國信證券和國信期貨共同出資20億認購“證券行業支持民企發展系列之國信證券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專項用於幫助有發展前景的民營上市公司化解股票質押風險、走出困境。

目前,三家券商合計出資達55.5億元。據瞭解,海通證券將在此前承諾的20億元基礎上追加30億元,計劃本週完成出資;國元證券將採取設立多個資管計劃與私募基金的形式,發起總規模60億元的“紓困基金”。

10月下旬,監管層推動證券行業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由11家券商出資設立資管計劃,紓解市場股權質押風險。11月2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宣佈該項工作全面啓動,11家券商作爲聯合發起人,就255億出資規模簽署了發起人協議,約定各發起人自願按照不低於前期意向的首次出資金額,在11月30日前以自有資金投入系列資管計劃。

兩單共18億元紓困專項債券在交易所發行

在10月26日的證監會新聞發佈會上,發言人常德鵬表示,爲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證監會支持各類符合條件的機構發行專項公司債,募集資金專門用於紓解民營融資困境和股權質押風險。

當日,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發行10億元的“深投控2018年紓困專項債券(第一期)”, 這是深交所首單紓困專項公司債券。

深圳投控表示,將聯合社會資本等參與方,以債券募集資金出資設立深圳投控共贏股權投資基金,通過市場化方式構建風險共濟運作機制,幫助緩解深圳市民營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流動性壓力。

同日,北京海淀科技金融資本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也在上交所發行了紓困專項債,規模8億元,募集資金主要用於支持優質民營科技上市公司發展,紓解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風險。

10餘省市紓困基金規模達千億

近期,在中央積極部署支持民企發展、監管層集體發聲紓困優質上市公司的背景下,各地方政府陸續出臺相關具體措施,緩解A股股權質押風險,拓寬民營企業融資渠道。

10月中旬,深圳率先發起首批百億國資馳援上市公司。隨後,北京海淀區發起設立百億規模的紓困基金,同時北京市政府表示有意再配1-2倍的資金支持。

北京其他轄區復刻海淀模式,10月30日,北京西城區擬發起設立北京新動力優質企業發展基金,目標規模100億元,首期規模40億元,由市區兩級政府引導基金共同參與,積極引入合作金融機構及其他社會資本。

10月下旬,粵港澳灣區版“馳援母基金”出爐。珠海市政府聯合多家金融機構擬共同發起設立“粵港澳國家戰略新興產業馳援母基金”,首期規模100億元。

廣東汕頭、東莞等地均陸續計劃設立發展基金,專項用於幫助有發展前景的本地上市企業紓解股權質押困難,規模合計數百億元。

11月4日,上海表示建立規模爲100億元的上市公司紓困基金,爲優質中小民營企業提供信用貸款和擔保貸款100億元,逐步擴大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融資擔保基金規模至100億元。

浙江、湖南等省隨後均發起上百億基金馳援上市公司。福建廈門設立多個百億級專項基金,四川成都設立100億元上市公司幫扶基金,吉林通化擬設50億元發展基金,均採取股權、債權等方式向上市公司及實際控制人提供資金支持,化解股權質押流動性風險。

不到一個月時間,各地方國資紛紛設立馳援計劃、成立紓困基金,幫助當地優質上市公司紓解股票質押風險。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廣東、北京、上海、湖南、浙江、四川、福建等13個地區已於近期推出或醞釀紓困方案,紓困基金規模合計達千億元。

中國基金報:報道基金關注的一切

Chinafundnews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中國基金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