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蛇”“落葉飄”“赫伯斯特”……在昨天的珠海航展開幕式上,我國自主研製的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驚豔亮相,進行了一系列高難度機動表演,不僅讓現場觀衆連連驚呼,更吸引了世界衆多目光。

其中最令人震撼的就是“眼鏡蛇機動”。在機動過程中,飛機機頭突然上揚,進入失速狀態,就在觀衆以爲飛機失控要墜毀的時候,又突然恢復正常飛行姿態。這一動作由前蘇聯飛行員普加喬夫在1989年巴黎航展上首次試飛成功。

“實現過失速機動飛行,充分體現了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優異的飛行性能,體現了我們英雄試飛員精湛高超的飛行技術。”殲-10B推力矢量技術驗證項目現場總指揮、航空工業副總經理楊偉說。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駕駛殲-10B完成飛行表演的試飛員李吉寬,於昨晚獲頒第十三屆航空航天月桂獎“英雄無畏獎”,可謂實至名歸。

和平時期離死神最近的人

李吉寬出生於1975年3月,17歲時入伍,現任空軍某部參謀長,大校軍銜,先後參與完成十餘個型號飛機、航空發動機和航空武器的鑑定定型試飛。

李吉寬

都說試飛員是和平時期距離死神最近的人,此言不虛。他們爲了測試新機型、新裝備,必須要探索飛機的邊界狀態。失速尾旋、空中停車、大攻角、低空大表速……這些突破極限的嘗試,一次次考驗着試飛員的膽量和氣魄。

回憶起最接近死亡的一次經歷,李吉寬坦言,“真是到鬼門關走了一遭!”當時他駕駛殲6飛機試飛小速度離陸科目。出特情的時候剛剛起飛,還能清楚地看到草坪;他不斷拉桿、蹬舵都無濟於事,最後他已經感到無能爲力,沒有高度,根本無法跳傘;最後,他選擇了松杆,等待命運最後的宣判。沒想到的是,杆一鬆飛機就改平了,他立刻不假思索地開加力,機頭一仰,直入雲霄……

面臨風險考驗,岳父岳母曾多次勸說李吉寬轉業,但妻子知道,李吉寬將試飛看得比生命還重要,他的答案永遠只有一個,那就是:“飛,還是要飛的!”

李吉寬曾承擔某型炸彈掛裝某型飛機投放靶試和某型“晝夜型瞄準吊艙”設計定型的任務。這兩項任務都是首次在我國實施的科研試飛任務,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鑑。他利用業餘時間鑽研相關試飛理論,那時駐地航空廠、院圖書資料室幾乎成了他的第二個“家”。每隔一段時間,李吉寬就拿着那本平時記下問題疑惑的本子去請教地方院校的專家學者。

最終,他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了兩個科目的操作要領,順利的完成了試飛任務,極大的提升了我軍精確打擊能力,結束了我軍沒有夜間精確打擊能力的歷史。

2008年3月,李吉寬參加了大迎角和失速尾旋專項培訓。面對陌生的航空領域,他與戰友們憑藉紮實的航空理論基礎,以驚人的毅力,在40多天的時間裏,完成了9個機型的飛行培訓任務,整理出的理論學習筆記和飛行體會近5萬餘字,最終取得了大迎角和失速尾旋試飛員證書。

在昨晚的頒獎典禮上,組委會給李吉寬的頒獎詞這樣寫道——“新機試飛,他不斷拓展飛行與自我的邊界;刀尖旋舞,他以經驗與沉着鋪就新路。目標始終堅定:向祖國交付能打硬仗的飛機!”

高水平發動機到底有多難造?

“如今大家可以對我們的飛機更加自信,同時也可以對我們的發動機更加自信。”殲-10B推力矢量技術驗證項目總設計師王海峯介紹,由於殲-10B是單發飛機,採用的是軸對稱360度偏轉的矢量噴管,這對發動機提出了氣動、熱、載荷、控制等一系列挑戰。而殲-10B推力矢量技術驗證項目成功實現了航空關鍵技術的創新突破。

發動機被稱作戰機的“心臟”,對戰機機動性與作戰能力起着決定性作用。但發動機的研製投入高,週期長,涉及技術領域非常龐雜,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航空發動機都是我國航空技術方面的“短板”。

有專家指出,此次亮相的殲-10B戰機,搭載的是帶矢量噴口系統的渦扇-10“太行”改進型發動機。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太行”發動機的研製過程充滿了艱辛與磨難。從1987年立項到2005年定型,18年間,“太行”總設計師張恩和傾注全部心血,不分晝夜、廢寢忘食地帶領參研人員投入研製、反覆試驗,在物質、資料、資金緊缺的情況下,先後攻克了多項重大技術關鍵,解決了幾百個技術問題。

定型後的幾年中,“太行”仍暴露了一些試飛中沒有發現的問題,在磕磕絆絆中走上了堪用的道路。

“太行”發動機

隨着“太行”的表現漸趨穩定,新工藝開始被逐漸應用到新批次“太行”發動機的生產改進中,也就有了今天的國產推力矢量發動機。

推力矢量技術是指發動機推力通過噴管或尾噴流的偏轉產生的推力分量,來替代原飛機的操縱面或增強飛機的操縱功能,對戰機的隱身、減阻,減重都十分有效,是世界五代機必備的關鍵技術之一。美國的F-22戰機正是因爲運用了此技術,纔有了高機動性與隱身能力。

“成績得來不易,但我們不會就此駐步。”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現場總指揮楊偉表示,“推力矢量技術是一個通用技術,未來任何一型飛機有所需要,都可以毫不猶豫地進行應用。”

在昨天下午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當被問到“殲-20未來是否會換裝矢量發動機”時,作爲殲-20總設計師的楊偉表示,“你的問題是什麼時候可以用上,但你怎麼知道沒有用上呢?”這個回答贏得了全場熱烈的掌聲,也讓我們對國產戰機的未來充滿期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