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吾言舞說”2016級MFA舞蹈編導專業畢業作品展演,展現了上海體育學院藝術碩士(舞蹈領域)教學成果與藝術水準。本屆藝術碩士(舞蹈領域)作品公演的圓滿成功,見證了上海體育學院舞蹈領域專業碩士的培養成果,舞蹈藝術教學團隊將以此爲契機,在學校及學院的支持關心下,加強學生創作與表演實踐能力,爲學生搭建更多學習、實踐、展示的高水準的平臺,探索更加具有體育特色的藝術碩士培養道路。

4月25日,我校傳媒與藝術學院2016級MFA(舞蹈)畢業作品公演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舉行。學校黨委書記李崟,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詹萌,黨委副書記潘勤,原黨委書記戴健,傳媒與藝術學院院長杜友君,黨總支書記高豔麗、副書記陳怡,傳藝學院師生以及校內外評審專家和社會各界人士出席觀看了演出。展演的九部原創作品融合了體育舞蹈、現代舞、民族舞多種舞蹈語彙,風格各異,精彩紛呈。作品體現了新時代背景下舞蹈創作方向以及上體學子對舞蹈藝術的熱枕與追求,得到了業內外專家的認同與肯定,現場觀衆掌聲不斷、反響熱烈。

展演分爲下午場和晚上場,九部作品的演出由舞蹈編導專業全日制藝術碩士和本科生共同完成。作品聚焦當下社會熱點,取材豐富多元,充分表現出編導的巧思妙構和人文情懷。

下午場的五部作品由陶惠慧、王虹、節琪琪、孫正昊和張政分別編導和演繹。組舞《花園》靈感來自於印象派繪畫大師莫奈的“花”系列作品,以國標舞本體語言作爲表現方式,對《池塘.睡蓮》《罌粟花》《吉維尼玫瑰之路》進行舞蹈形象的塑造,結合光、影、色的唯美處理,力圖用流動的肢體展現莫奈筆下的詩意花園,表達對大自然最完美的感激與讚揚。舞劇《血色芳華》以青春的愛情記憶爲主題,採用倒敘的方式將故事生動地展現在舞臺上,運用了國標舞中的倫巴、恰恰、華爾茲、桑巴舞、維也納華爾茲舞以及狐步舞,大膽嘗試創新動作編排和舞臺調度,展現舞蹈的敘事功能。舞劇《洄鄉》嫁接在傳統的鄉愁題材之上,探討全球化日益強盛的今天,時空邊界的消弭,鄉愁成爲一種普遍性的“現代病”現象。理論依據來源於雷曼《後戲劇劇場》,使用了身體性,儀式化,真實觀以及劇場空間的藝術特點。舞劇《南歸》改編自田漢1929年的同名話劇,用以體育舞蹈中的摩登舞爲主要舞蹈語彙,講述了流浪詩人辛先生與南方鄉村少女春姑娘、農村少年李正明三人之間的情感糾葛,凸顯了“五四”新思潮影響下女性對愛情的執着追求。舞劇《藏羚羊》取材於當下社會“野生動物保護”這一熱議話題,採用擬人化的當代舞動作語彙,通過對藏羚羊的形象進行藝術化的加工,來敘述人類在利益的驅使下將槍口指向了草原上無辜的藏羚羊,導致藏羚羊數量急劇下降、瀕臨滅絕的現實……

晚上場的四部作品由編導劉斐然、朱思雨、安慧璇、王雲分別呈現。舞劇《蓮語洛情》取材於河南省非遺傳統民間舞蹈,將九蓮燈這門具有河南地域性的傳統舞蹈,以舞臺化演出爲主要表演形式,在體現民間舞蹈的多樣性和豐富性的同時,把握現代審美價值和時代氣息,更好的做到傳播與保護。舞劇《星星的孩子》將關注點放在社會,用藝術表達形式走近“星星的孩子”,還原自閉症患者和他們的家庭最真實的生活狀態,舞劇的創作初衷來源於編導與自閉症孩子們兩年多的共處,還有自閉症家長的那份執着和堅持。希望通過舞蹈的形式解讀自閉症患者與家庭的同時,向社會傳遞自閉症知識,讓大衆更加深刻的瞭解這一羣體和其家庭備受的生活重擔,呼籲社會大衆給予這些家庭更多的理解和包容。舞劇《印象阿根廷》取材於探戈源流阿根廷首都宜諾斯艾利斯的歷史事件,以阿根廷探戈舞蹈語彙與標準舞步伐融合,再結合跨界概念“五感”設計,爲觀衆呈現首度跨界融合的舞蹈作品,且爲國標舞蹈作品形式多元化的發展提供全新的理論依據。舞劇《花腰新娘》改編自同名電影,是一部風格歡快熱烈的敘事型體育舞蹈舞劇,整體採用寫意、唯美的方式呈現。通過對彝族舞蹈特點的提煉、彝族唱段的融合與符號性道具的運用,探索體育舞蹈與雲南彝族舞蹈語彙的融合,從而實現中西方民間舞蹈從形式到文化內涵的融合創新。

“吾言舞說”2016級MFA舞蹈編導專業畢業作品展演,展現了上海體育學院藝術碩士(舞蹈領域)教學成果與藝術水準。在學校領導及各個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通力協作下,在舞蹈藝術教學團隊老師的辛勤付出下,在導師和學生共同努力下,克服諸多困難、制定詳細的排練、演出計劃與應對方案,從而確保此次作品公演圓滿落幕。

本屆藝術碩士(舞蹈領域)作品公演的圓滿成功,見證了上海體育學院舞蹈領域專業碩士的培養成果,舞蹈藝術教學團隊將以此爲契機,在學校及學院的支持關心下,加強學生創作與表演實踐能力,爲學生搭建更多學習、實踐、展示的高水準的平臺,探索更加具有體育特色的藝術碩士培養道路。

[作者/朱雪婷 攝影/張晰媛 吳徐思祺 藍鈺婷 高陽]

[報送單位/傳媒與藝術學院]

[責任編輯/楊妍妍]

相關文章